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复试的时候学校有很大的自主决定权,大部分院校在复试的时候,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要求一般是比较低一些,并且有不少院校的非全日制主要是依靠从全日制的考生之中进行调剂。从2017年非全日制纳入统考开始,非全日制的含金量确实有所提高,并且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非全日制和全日制是统一考试、统一划线,但是在实际的情况来看,非全日制的考试难度还是要低一些。
1、非全日制研究生复试,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吗?该注意些什么?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非全日制与全日制考研,在联系导师上是有区别的。绝大部分院校非全日制硕士招生都是缺口很大的,过线人数又非常少,尤其是选择报考自划线高校的,边工边学的非全考生一样需要过校线,大量非全考生还没进复试就倒下。其实,如今录取的不少非全是全日制考生复试被刷后调剂过去的,做着学硕或专硕的事情(做实验、发文章等),享受的仅是非全待遇(交学费、没补贴、不安排宿舍等),
比如说,今年又会有考生将面对“是调剂985非全还是去双非全日制”的抉择。非全比之前的在职硕士要求高,含金量也跟着上升,但是,小西依然是建议攻读全日制,暂时非全与全日制的差距不小,尤其是毕业求职时企业不认可(国家认可,近期还出台文件支持非全就业)。通常,非全被刷是因为复试笔试不合格,面试基本不会刁难的,
和之前不同,如今笔试统一后要求就高很多,不少非全日制的考生不合格后被刷。事实上,就我了解情况而言,大部分理工类导师是不愿意接非全学生的,文史类好些,导师愿意招的非全,要么是同行业的企业骨干或是有人推荐,甚至是自己带个横向课题去读研。不是导师为难,而是非全在校与在家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教育部门为了硬提升非全的含金量,导致学校非全硕士毕业要求一样不低。
招进来后毕业时,非全学生不达标或论文过差,导师同样会被停招的,学生不努力或没有付出足够精力时,除非导师或同门肯出力,要不就会被延期。小西就有见过非全学生后期为毕业,直接请同门硕士学弟学妹帮忙“搞定”学位论文的,不合适,除非是体检或心理健康测试不合格,学硕或专硕考生就算是双选没被导师挑中,学院也会硬性分配一个缺学生的导师,不会拒录取该考生。
当然,被硬分配的导师肯定不会太少,挑剩下的要求也不要太高,但是,大部分院校考研复试录取中,非全在拟录取名单公布后需自己找导师,没有导师同意接收可能会拒绝录取的。往年,就有非全考生亲测过拟录取后联系导师,直接被婉拒N次的,比如说,小西媳妇单位有个同事,联系了长沙的七八个高校的多位导师,就一个回复同意招他读非全,然后就考的这个学校。
今年将要毕业的她最近愁得很,论文初稿直接被导师一顿猛批,另外,还有个小问题可能会发生,非全也要做好准备。比如说部分专业非全人数较少,不会单独周末开课,而是会安排与全日制学生一个班(选课自愿),等于变相要求脱产一年,至于学费贵,大家应该都知晓的。因此,非全考生在系统报名之前就应主动联系导师的,而不是等到初试成绩出来之后,
2、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什么,有何作用?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那些不需要每天到学校,而仅将上课时间安排在周六和周日的一种研究生教育形式。自2016年改革以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就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合并了,两者在相同的时间报名,参加相同的考试,要求要相同,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就可以取得双证,即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非全日制研究生因其上课特点,所以其主要针对社会上的在职人士,
在职人士工作的特点便是周一到周五上班,周六日休息,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将上课时间安排在了周六和周日这样就不会与学员的上班时间产生冲突。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二是可以提升自己的学历学位,通过这两处的提升使自己在各个方面获得进步,从而让自己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获得很好的发展,
3、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有什么区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