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脑就不用过多的介绍了,太原的豆腐脑和其它地区的豆腐脑有一大差异就是卤制的方法不同,豆腐脑在太原的街头还挺多的,就不详细介绍了。老豆腐也算是太原的传统小吃之一了,太原的老豆腐比较有自己特色,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叫豆腐脑,太原的叫老豆腐,当然,还是略有区别的,比如晋南-西安一带的豆腐脑是豆腐多,粉汤少,而太原的则是粉汤很多。
1、太原哪里的老豆腐好吃?
老豆腐也算是太原的传统小吃之一了,太原的老豆腐比较有自己特色,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叫豆腐脑,太原的叫老豆腐,当然,还是略有区别的,比如晋南-西安一带的豆腐脑是豆腐多,粉汤少,而太原的则是粉汤很多。说起太原的老豆腐,你这么一问,我恍惚间想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候的太原早点,老豆腐绝对是最常见的,但对比现在,那时候很奇怪,有两种叫法,豆腐脑就是白豆腐,没有粉汤,价格似乎便宜一些,人们上点韭花就吃了。
还有个叫法是老豆腐,也就是和现在一样的豆腐脑 粉汤的形式,还依稀记得以前吃老豆腐,大家都要随口说一句“两样儿”,意思就是要带粉汤的,可现在,全城的老豆腐都统一“进化”了,标配“两样儿”,还有,那时候管油条叫麻叶,这是太原独有的,我去运城都叫麻叶,人家听不懂,可现在太原人也都叫成油条了,被通化了?哎,这种记忆估计年青一代是不会有的,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年龄。
和过去还有个区别,上世纪的太原,哪有老豆腐当晚饭的啊,全是早上吃,在我印象里,老豆腐就一直一直是早点的,可是现在,不光是早上,傍晚时分,哪哪都是坐个小桌吃老豆腐油条的。也许是人们注重减肥晚上不想吃大饭,吃点小吃不饿就行,又或者是人们油水大吃腻了,看到这老豆腐,恰似一股清流,搞不懂了,总之虽然还是叫老豆腐,但和以前的吃法、习惯都有明显改变了。
而在十几年前,有那么一阵子,加榨菜的西安老豆腐在太原挺流行,大多都是推着小车卖,现在也不怎么见了,你问太原哪里的老豆腐好吃,这可太多了,在中心城区,几乎每个街区都有那么一两家好吃的老豆腐。而要在中环以外,就不那么容易找了,拿我为例,我觉得我家对面的老豆腐就很好吃,在整个桃园也算有名的,和旁边的吕师傅鸡蛋灌饼也是同一家,儿子和媳妇做灌饼,母亲做老豆腐,不过他家的灌饼和老豆腐在太原算偏贵的。
2、想开个早餐店,哪里可以学习做早餐面点的知识?
我说说我的经历吧:我在15年3月份左右辞掉以前的工作,准备自己开个小店做点生意,因为我有个亲戚开卤菜店,生意挺好的,我就跟他学,学了20天左右,就在菜市场里租了个小门面搞起来了。最后死守了3个月还是关门大吉了,生意不好,别人一天能做五六千的营业额,我做三五百没劲,这行原材料成本高,两天卖不掉菜品就不行了,
门面转出去不算自己一分工钱,还亏了两万多。贸然做生意,哪怕是很小的生意,还是有风险的,所以事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承受范围很有必要,15年8月份,之前的一位同事跟人合伙开了一家粉面馆,我找他就去他店里上班,做生意亏了也没想太多,只是想先找份事做着,毕竟有家要养。粉面店经营炒菜,蒸菜,粉面,还有包点,不想做厨师,本人戴个眼镜做事不方便,后面就选择做白案,学做包子。
刚开始啥都不懂,主要负责售卖,不忙的时候就看师傅们怎么做,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搭把手,下班了,上网看看视频,买了原材料,蒸锅自己在家学着做,做几次,自然就对包子馒头有个初步的了解。在后面的工作中,持续努力学习,16年就做师傅了,整个白案我负责,人不多三个人,白案一天营业额1500左右,18年5月份,自己和几个朋友,合伙开了包子铺,目前已经开了4家,都在经营中,生意稳定。
做这行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时刻要研究自己的产品,虽然不是什么高科技,但要做好,得用心,所以我建议,不妨参考一下我的经历,想好后,找个合适自己的店,去打工学习。等自己有经验丰富了,再开店,开店容易,守店难,毕竟不缺市场,不缺机会,缺的是赚钱的能力,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如果有什么疑问,欢迎可以留言,我会一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