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李斯写这块碑石的目的是什么呢。写字所传递的,就是抽象信息,是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意思,获取职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参加评审,一种是参加考试,目前大约有十个专业是通过“以考代评”的方式,而其他的都是要参加当地组织的评审,《庆余年》是主角的感慨,庆幸,也是庆祝自己余下的年华如此绚丽多彩。
1、什么是职务什么是职称?
其实这两者很好区分的!以公务员为例,职务按级别分为国家级正副职、省部级正副职、厅局级正副职、县处级正副职、乡科级正副职。其中又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像市委书记、市长或者一些部门的局长这些都是属于领导职务,而非领导职务有巡视员(厅局级)、调研员(县处级)、主任科员(乡科级)、科员和办事员,非领导职务属于虚职,有不少都属于临退休时为了解决待遇问题而提拔的,也有一些是因为单位没有实职的职数,因此提拔后只能先担任虚职。
因此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一些处级单位的副局长(副处级)还挂着“调研员”的职务,其实这个人的级别已经是正处级了,在我国,只要职务级别上去了,那么不论是政治待遇还是经济待遇和实职并不会有很大的区别,只是权利没有那么大。而职称在我国分为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还分为不同的系列,比如医生、教师、工程师等,而获取职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参加评审,一种是参加考试,目前大约有十个专业是通过“以考代评”的方式,而其他的都是要参加当地组织的评审。
职称的应用主要是在事业单位中,获得职称后还需要单位聘用才能增加工资,一般中级职称的工资待遇和科级领导差不多,高级职称和处级领导差不多,但是,虽然职称能够提高经济待遇,但是享受不到政治待遇,即便一个人聘用了高级职称,但是如果没有职务级别的话,只能算是一个普通职员,还是要受到一个普通科长管辖的。所以正常情况下,职务级别的提升优先级肯定是要高于职称级别的,同样职务级别的提升难度也是更大的!,
2、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写字?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有人问我,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写字?二者的区别是什么?最为主要的区别是书写起来是否具有法度。而法度要求的高低,就决定了两者的实用性、艺术性,决定了技法性要求的高低,很多人一说起书法,就觉得那个是艺术。但是我们在承认它是艺术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书法中最关键的要义是“法”,只有我们遵循一定的书写法度来进行书写,才能说写的是书法,否则就是写字,
有无法度,成为衡量书法和写字最重要的区别点。但是写字和书法在一开始是不分离的,真正开始有了分离,是在书法艺术自觉期到来之后,书法自觉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在此之前,人们的书写虽然具有艺术性,但是这并不是人们要追求的效果。比如中国书法史上第一次被人们所记载的书法家李斯,他撰写的著名的书法作品《峄山碑》,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为人所熟知的书法作品,
当时李斯写这块碑石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为了给秦始皇歌功颂德的。而选用李斯作为书写者,很显然是考虑了李斯实际的书写水平的,但是这种书写水平上的考察上升到书法艺术的高度了吗?显然没有。因此,李斯书写的作品就带有很浓烈的实用主义色彩,这就是写字,而非书法。至于其中带有的书法因素,那是我们后人用艺术的眼光进行观察的结果,
魏晋时期,人们思想逐渐从汉朝时代僵化的经学体系下解放出来,人性、人情,人的审美被得到承认,人的觉醒促进了艺术上的发展,艺术自觉时期,作为表现人情的书法作品,自然开始注重艺术上的追求。这些艺术上的追求开始以一种极度规范化的形式出现,那就是中国书法中的笔法系统,而晋唐时期乃至于往后一段时间内,魏晋笔法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最为重要的技法内容。
掌握了一定书写技巧和笔法技巧的书法创作,开始与普通人的书写区分开来,普通人的书写因为不注重法度,没有法度约束,因此很难构成我们认知上书法艺术。而写字这种行为,大多被看作是传递文字信息的举动,文字自从被发明的那天起,就承担着传递信息的使命,但是文字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兼具具象信息和抽象信息这两种信息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