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双硕士就是报读两个不同专业的硕士,毕业后获得双硕士学位。报考这样的学校项目,条件与一般的硕士报考要求一样,获得过硕士学位的考生也可报考,计划是今年先读完A学校,明年再申请B学校的硕士,一般途径有两种,一是直接报考有权授予双硕士学位的高校,拿到两所学校的硕士学位;二是读完或正在读一个专业的硕士,再申请读其他专业或国外学校,毕业后获得两个硕士学位。
1、一个人怎样获得多个硕士、博士学位?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计,2017年,中国拥有小学生1亿人,中学生8千多万人,大学生2千多万人,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只有200多万人,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只有36万人。至于博士后的人数呢?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落实范畴,有为了北京户口而上博士后的,进京指标只给40周岁以内的人。尽管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并非单纯是指一辈子“只读圣贤书,不做平常事”;以3岁上幼儿园接受幼教算起,6岁到15岁接受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16岁到18岁全身心攻高考一一22岁,高校本科毕业,转而攻读硕士学位三年毕业,转而攻读博士学位三年毕业,按全日制计算一天不落在校学习获得博士学位整28岁,
按照一般统计甚至云计算大数据披露,攻读一个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和攻读一个学科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已28岁:工龄呢?博士算!仅三年!退休前的再三十年或三十多年,再选择另外一个专业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博士学位研究生攻读,方可达到双硕士和双博士个人期待目标,尽管这种情况不多但也不是没有。这里,需要重点说,所谓研究生,既有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又有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既有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又有攻读非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
应该说,将研究生帽子扣到硕士头上,还须知道博士也是学校学生学籍一分子。只有博士后才具有单位工作岗位研究人员性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备案,仅以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申报为例,一般大多与大学本科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甚至有些学生报考的就是本科某专业课教授或副教授年度硕士名额。也有跨省区、跨院校、跨专业报考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生,例如某中医药大学的本科生报考某戏剧学院的硕士生,补考两门专业课,依然一举中的,
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考几门课?回答是教育部考政治、外国语两门,大学、学部(研究生部)、学院、系并专业考专业一、专业二两门。关键是专业二,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初试的政治分和外国语分门槛低,许多三四十分即过,拼到底的该是专业二。非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只授予硕士学位证书,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校方或系里主观评判百分之百一一大学、学部(研究生部)、学院、系并专业考政治、外国语、专业一、专业二四门。
关键是专业二,类似于一票否决权,是取舍的总开关,导师是关键,2004年以每年5.5万人的博士学位增长速度,从2018年77万人的博士数据看,100万人的博士指日可待。如果真要学则学以致用,即边学边做并边做边学,在社会科学领域或自然科学领域,除理论和教学外,在职攻读在职所需一一双硕士和双博士;如果不真学,掺水或缩水,于各种扩招补录捡便宜,也可以省不少时间,这无异于自欺欺人,
2、怎么考双硕士?
近年来,一些名校的双硕士项目毕业生越来越被业界青睐,成为行业内的新宠儿。那么什么是双硕士呢?它通过怎样的条件和途径考取?它的前景优势又如何?下面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顾名思义,双硕士就是报读两个不同专业的硕士,毕业后获得双硕士学位,一般途径有两种,一是直接报考有权授予双硕士学位的高校,拿到两所学校的硕士学位;二是读完或正在读一个专业的硕士,再申请读其他专业或国外学校,毕业后获得两个硕士学位。
国际合作教育现在已成为高校开拓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目前国内一些名校纷纷与国际上知名的大学和专业合作,探索研究生教育的新路径。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不仅在相同的时间里可获得两个硕士学位,而且强强联合的结果使得学生的国际视野大大开阔,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双硕士项目还非常重视英语能力,采用的是全原版教材,基本采用全英文授课,老师也是全海归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