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平时没有危机意识,未雨绸缪,很容易考出超低分。这样想来,月考如果考的不好,能够及时的让自己发现学习上的问题,也是一件好事儿,尤其是那些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以前就没有低于80的成绩,现在竟然可以不及格,甚至考三四十分,无法接受,刚到初二,一次月考没考好,没必要焦虑,初二正是初学几何的时候,有些孩子初学几何,由于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对定理、定律理解不透,不能举一反三,考题稍有变化,就傻眼了。
1、月考成绩感觉很不好怎么办?
考试真正的价值,是检验自己前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发现问题,从而调整今后的学习策略。接纳,是对待考试的正确心态,不管考得好考得不好,都是自己学习状态的检验。对待考试的结果,敞开胸怀的冷静接纳,是最好的心态,月考考的好,证明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正确的,努力终有了回报。月考考的不好,说明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着漏洞和问题,正好通过这次考试,检测了出来,对自己以后调整学习方法,在知识上查漏补缺,特别有帮助,
这样想来,月考如果考的不好,能够及时的让自己发现学习上的问题,也是一件好事儿。发现问题才能补救问题,月考后,最重要的事情是进行试卷分析。考试后可以完全不用关注自己的分数,因为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分析分析试卷中自己错的题,总结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1.逐题分析。把错过的题,一道题一道题的分析,
不要丢掉每一道错题,哪怕自己觉得这个错误很小很小。分析每一道错题的原因,看一看是知识原因,还是能力原因,还是解题习惯的原因,把错误的原因,用红笔写在这道错题的旁边。如果是高中生,那么分析的就应该更细致一些,对待每一道错题,主要从下面几个步骤进行分析: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这个知识点在课本中的内容是什么?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个知识点来解决的?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这类题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吗?经过了这样的分析,不仅剖析了这道题,还挖掘出了这道题所考察的知识点,并总结了这类题的解题思路。
这就是由一道题,牵出背后的知识网络以及归到一类题的解题方法,这样错的特别有价值,这样分析错题,收获最大。2.把错题收集在错题本上,把错题重新抄写在错题本上,在详细的写出正确的过程和答案。几乎每一个学霸,都有建立错题本的好习惯,收集的错题多了,你会发现,如果知识点自己已经学会了,还丢分了,尤其是会做的题也丢分了,是由于自己的某种解题习惯造成的。
这种发现,只有把错题都收集在一起,才会更明确,只有找到自己错题的最根本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改正这个错误。错题本的好处就是可以把错题收集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归类,错题本不要只看一遍,要经常的翻阅,尤其是在下次考试前还要看一看,对待错过的题还要反复再做,有的时候甚至作六七遍才能完全做对。有的学生考后看到分数不好,就哭哭啼啼,情绪低沉,其实这一点作用也没有,
2、初一第一次月考没考好该怎么办?
正确面对。我们要知道,孩子们从小学刚升入初一,一切都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老师的改变,考试学科的增加,作业量的增多,学段体制的不同,生活上的更高要求,人际关系的陌生,学习时间的增加等都会让孩子们不适应,从而影响心情,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还很正常,我们应该清楚这些现象,理解孩子,帮扶、鼓励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的生活、学习节奏,适应了,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成绩就不会差了。
3、孩子高一,还没走出月考的失利,期中考又要来了,该怎么办?
很能理解这个家长的心情!我本人也是高一孩子的家长,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孩子学习的辛苦家长看是在眼里,但是做为家长还需要一个更为开阔的眼界去看这个问题,尤其是牵涉到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具体怎么算是开阔呢?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各位真诚交流,希望我们互相启发:欲往上走,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辛苦是必须的,也是正常的。
有了这种认识,每天看孩子走出晚归,甚至回来还要学习到很晚,很多邻居或者亲友会说“现在的孩子真辛苦!”我自己到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状态,十几岁的年龄正是学习的最好年龄,也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孩子努力学习是好事。同时十几岁,孩子未成年,不需要也不能去工作养活自己,学习就是他们这阶段的主要任务,努力学习是正常的,但努力了,分数不理想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