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牌专业是除了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我们的考生及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建议也尽量避开这些专业。从这些专业类型来看,大多数为工科类专业,如果考生有意向就读工科类专业的话,那我建议各位考生及家长,可以把这些连续上榜的专业作为备选的专业之一。
1、报考专业时,学校,地区,专业应该怎样考虑?
高考刚刚结束不久,很多高考的学子就已经开始为自己后面的择校选专业做准备了,对于很大一部分同学都在想,在填报志愿时应该报考哪些地区的大学,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和专业呢?俗话说得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虽然不能做到兼顾各个方面,将所有优势都占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分析,最大可能的报考条件最佳、最适合自己的一所大学。
合理分析自己的能力,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每年都有很多同学报考与自己实力完全不符的大学,最终都无一幸免的全部成为滑档,所以在我们填报志愿之前,合理分析自己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985、211院校的实力要比其他院校的实力更加强劲一些,录取分数线同样也要高一些,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非985、211院校因为在一些学科领域内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所以录取分数线可能不输985、211院校,比如唯一一所直属于外交部的外交学院,近些年发展突飞猛进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等。
大学录取难度不但与大学的层次有关,与专业领域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每年的高考时,财经类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以及医药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都比较高,一些二本院校的录取分数线甚至要超过很多一本院校。而农林科技类的一些学科,报考的情况则比较尴尬,农林类院校开设专业大多为涉农专业,大部分学生并不是很愿意报考,相应的,同档次学校中的录取分数线可能要低一些,
除了要考虑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兴趣爱好也非常重要,自己现在选择的专业,很可能就会与自己将来的就业直接相关,更有可能决定着我们一辈子的人生轨迹,所以一定要重视。很多人都在问哪些专业比较热门,哪些专业就业比较好,大家在问这些的时候也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适合这些专业,如何在学校,地区,专业之间权衡利弊,最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所大学?学校的层次决定着我们将来就业的平台高低,比如说有些企业在招聘时,将用人的门槛设置成为“双一流”院校;地区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将来就业发展的地方,很大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选择在本地就业,所以,报考那所城市的大学,要在之前想一想自己将来就业的可能性;专业则决定着我们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学校、地区、专业都非常重要,那么,如果在三者之间做好权衡利弊呢?个人建议,如果大家能够考上985、211院校以及双一流院校,可以争取一下,如果不能,最好将专业放在首位,因为专业将很大程度决定我们将来要从事的领域,最后,我们再来想到哪个地区上大学的问题,每个地区都有很多大学,只要自己的成绩足够好,大家能够选择的范围是比较宽的。
2、报考大学应该如何选专业?
很多人会说选喜欢的专业就行,但“喜欢”很多时候不过是片面的印象。大部分高中生对大学专业知之甚少,仅凭自己的认知程度说喜欢某个专业,可能因为高中某科目成绩比较好;或喜欢某类东西,比如喜欢玩机器人,就觉得自己喜欢人工智能专业;或者从新闻媒体、影视剧中觉得某些职业自己特别喜欢,如警察、医生、律师、建筑师等。
高中科目与大学专业并非一一对应,大学专业涉及的内容要复杂得多,如果没有相应能力的话,兴趣就只能是兴趣,很难成为你的专业,更无法成为你的职业。首先,选专业时,不能望文生义,不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方向,就选择看起来好就业的专业,进入大学后,才知道学习内容和就业前景,与自己所想的天差地别,例如,生物医学工程既不属于生物科学类,也不属于医学技术类,而是属于电气信息类,毕业生大多从事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