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体艺术 > 经验 > 高渗性脱水的血清钠是多少,等渗性脱水的患者血清钠的浓度是多少

高渗性脱水的血清钠是多少,等渗性脱水的患者血清钠的浓度是多少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10 05:36:26 编辑:职业资格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等渗性脱水的患者血清钠的浓度是多少

等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130~150mmol/I。
等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130~150mmol/I。
那不就是正常值了。135~150

等渗性脱水的患者血清钠的浓度是多少

2,人体中的氯元素正常值

96---105Nmol/L
1.血清钠:正常值为135~145毫摩尔/升。血钠降低,常见于剧烈呕吐、腹泻、中暑、过多使用解热镇痛药引起大量出汗、大量使用利尿剂,长期低盐饮食或补液时钠盐太少及慢性肾炎、尿毒症等。临床上缺钠往往与缺水同时存在,所以钠是决定脱水性质的最主要依据。如血钠<130毫摩尔/升,称低渗性脱水,血钠>150毫摩尔/升为高渗性脱水,血钠正常而失水的为等渗性脱水。血钠增高较少见,一般见于高热、多汗、饮水不足,补入过多的钠盐溶液,偶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 2.血清钾:正常值为3.5~5.3毫摩尔/升。血钾升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尿少、尿闭(如肾功能不全、休克等)、心力衰竭输入过多的钾、各种溶血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包括新生儿红细胞破坏增加)、酸中毒等。血钾减低可见于:①失钾过多,如因呕吐、腹泻、胃肠减压,长期使用不保钾的利尿剂,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大面积烧伤,大量排放腹水等;②摄入不足,禁食、偏食、静脉补液时钾量不足等。另外,使用胰岛素、大量补充糖液、代谢性碱中毒等,血钾浓度也会降低。 3、血清氯化物(氯):正常值以氯化物计算为96~108毫摩尔/升。其增减意义与血钠基本一致。血氯增高,主要见于尿路阻塞、急性肾炎、心衰、肾衰等引起尿排出减少者及输液时使用大量盐水等。血氯降低,主要见于呕吐、腹泻、糖尿病、酸中毒、肾炎病人长期限盐、使用利尿剂、各种肾病引起氯化物再吸收障碍等。 4、血清钙:正常值为9~11毫克/分升。血钙增高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使用过量、慢性肾炎等。血钙降低见于婴儿手足搐搦症、佝偻病、长期腹泻、大量输液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肾脏疾病、阻塞性黄疸等。 5、其他:除了上面所述的几种电解质以外,还有磷、镁。血磷正常值为4~5.5毫克/分升,其含量增高,见于肾衰、酸中毒以及大量摄用维生素d,减低则见于佝偻病、长期腹泻等。血镁正常值为1.8~2.4毫克/分升,缺镁主要见于长期腹泻、肾脏疾病、长期使用利尿药、大量输液以后等。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铜、铁等,对于大量或长期腹泻、输液,以及偏食、营养不良的小儿来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乏,也应值得注意。

人体中的氯元素正常值

3,血清钠145mmoll脱水程度

血钠正常值是135mmol/l—145mmol/l,血钠大于是145就可以诊断高钠血症。
导致低渗性缺水的原因甚多,外科手术病员常见原因是细胞外液丢失后,只补充了水或盐补充不足,以致相对地体内缺钠甚于缺水。常见原因: a. 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如腹泻、呕吐、消化道瘘、肠梗阻等,钠随消化液大量丧失; b. 大创面渗液,如烧伤、手术后广泛渗液丧失; c. 肾脏排出水和钠过多,长期使用利尿剂,抑制肾小管再吸收钠变现:根据缺钠程度而有不同,常见症状有头晕、视觉模糊、软弱无力、脉搏细速、严重者神志不清、肌肉痉挛性疼痛、肌腱反射减弱、昏迷等。根据缺钠程度,临床将低渗性缺水分为三度: 1 、轻度缺钠:患者有疲乏感,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血清钠在 135mmol/L 以下,尿中钠减少。 2 、中度缺钠:除上述症状外,常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视力模糊,尿量少。血清钠在 130mmol/L 以下。 3 、重度缺钠:病人神志不清、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木僵,甚至昏迷。常发生休克。血清钠在 120mmol/L 以下诊断:根据体液丧失病史及上述临床表现,一般诊断无困难。可借助下列检查明确诊断。 a. 尿 Na+ 测定,常有明显减少; b. 血清 Na+ 测定在 130mmol/L 以下时,表明有低钠血症,并可判定缺钠程度; c. 血浆渗透压降低; d. 红细胞计数...导致低渗性缺水的原因甚多,外科手术病员常见原因是细胞外液丢失后,只补充了水或盐补充不足,以致相对地体内缺钠甚于缺水。常见原因: a. 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如腹泻、呕吐、消化道瘘、肠梗阻等,钠随消化液大量丧失; b. 大创面渗液,如烧伤、手术后广泛渗液丧失; c. 肾脏排出水和钠过多,长期使用利尿剂,抑制肾小管再吸收钠变现:根据缺钠程度而有不同,常见症状有头晕、视觉模糊、软弱无力、脉搏细速、严重者神志不清、肌肉痉挛性疼痛、肌腱反射减弱、昏迷等。根据缺钠程度,临床将低渗性缺水分为三度: 1 、轻度缺钠:患者有疲乏感,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血清钠在 135mmol/L 以下,尿中钠减少。 2 、中度缺钠:除上述症状外,常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视力模糊,尿量少。血清钠在 130mmol/L 以下。 3 、重度缺钠:病人神志不清、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木僵,甚至昏迷。常发生休克。血清钠在 120mmol/L 以下诊断:根据体液丧失病史及上述临床表现,一般诊断无困难。可借助下列检查明确诊断。 a. 尿 Na+ 测定,常有明显减少; b. 血清 Na+ 测定在 130mmol/L 以下时,表明有低钠血症,并可判定缺钠程度; c. 血浆渗透压降低; d.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血非蛋白氮及尿素均有增高,而尿比重在 1.010 以下

血清钠145mmoll脱水程度

4,高渗性脱水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当缺水多于缺钠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钠和水的再吸收增加,以维持血容量。如继续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进一步增高,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最终是细胞内缺水的程度超过细胞外液缺水的程度,最后可导致脑细胞缺水这引起脑功能障碍。 病因学主要有:a.摄入水量不足,如外伤、昏迷、食管疾病的吞咽困难,不能进食,危重病人给水不足,鼻饲高渗饮食或输注大量高渗盐水溶液等。主要见于以下情况:①不能或不会饮水 如口腔、咽及食管疾患、频繁呕吐的患者、昏迷病人或极度衰弱的病人等;②渴感障碍 下丘脑病变可损害口渴中枢,部分脑血管意外病人也会丧失渴感;③水源断绝 如沙漠迷路、海上失事等。以上情况下,又通过皮肤和呼吸的不断不感性蒸发水,引起失水多于失钠,而使血浆渗透压升高;b.水丧失过多,未及时补充,如高热、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气管切开、胸腹手术时内脏长时间暴露、糖尿病昏迷等。包括单纯失水和失水多于失钠,即丧失低渗性液体两种情况。①单纯失水 有经皮肤、呼吸失水和经肾失水。前者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过度通气使不感蒸发量加强,后者见于中枢性尿崩症时ADH产生和释放不足以及肾性尿崩症时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ADH的反应缺乏,故肾排出大量水分。由于此种失水发生在肾单位的最远端,在此部分前钠离子已大部分被重吸收,因此病人每天可排出10~15L的稀释尿而其中只含几个mmol的钠;②失水多于失钠 首先经胃肠道丧失含钠低的消化液,主要见于部分婴幼儿水样便腹泻,粪便钠浓度在60 mmol /L以下。其次见于大汗淋漓时丢失低渗性液体,常在高温环境中发生。另外在反复静脉注射高渗物质(如甘露醇、尿素和高渗葡萄糖)时,可因肾小管液渗透压增高而引起渗透性利尿发生失水多于失钠 。临床表现缺水程度不同,症状宜不同,一般按体液丢失量将脱水程度分为三度: 轻度缺水:除有口渴外,多无其它症状。缺水量为体重的2%~4%。 中度缺水:有极度口渴,伴乏力、尿少、尿比重高。唇干舌燥、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常有烦躁。缺水量为体重的4%~6%。 重度缺水:除上述症状外,出现躁狂、幻觉、谵语、甚至昏迷等脑功能障碍的症状。缺水量为体重的6%以上。对机体的影响⑴因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口渴中枢(渴感障碍者除外),促使患者找水喝。⑵除尿崩症患者外,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而使ADH释放增多,从而使肾重吸收水增多,尿量减少而比重增高。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可使渗透压相对较低的细胞内液中的水向细胞外转移。以上三点都能使细胞外液得到水分补充,使渗透压倾向于回降。可见,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都有所减少,但因细胞外液可能从几方面得到补充,故细胞外液和血容量的减少不如低渗性脱水时明显,发生休克者也较少。⑷早期或轻症患者,由于血容量减少不明显,醛固酮分泌不增多,故尿中仍有钠排出,其浓度还可因水重吸收增多而增高;在晚期和重症病例,可因血容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多而致尿钠含量减少。⑸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细胞脱水时可引起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包括嗜睡、肌肉抽搐、昏迷,甚至导致死亡。脑体积因脱水而显著缩小时,颅骨与脑皮质之间的血管张力增大,因而可导致静脉破裂而出现局部脑内出血和蛛网膜下出血。⑹脱水严重的病例,尤其是小儿,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散热受到影响,因而可以发生脱水热。

文章TAG:高渗性脱水的血清钠是多少高渗脱水血清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文体艺术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