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去事业单位干临时工,不能想办法考个编制吗。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报考其他事业单位大致有以下方面的原因,如果你所处的事业单位有直接管理的上级领导单位(如县文化馆可以报考市文化馆),建议直接报考上级管理的事业单位比报考其他部门的事业单位容易走人。
1、怎样才能去事业单位做临时工啊?
说几句你可能不爱听的话。第一,麻烦有点上进心好不好?为什么要去事业单位干临时工,不能想办法考个编制吗?事业单位临时工和在编人员的待遇差距众人皆知道,横竖都是干活,同样的付出为什么不努力拿更多的钱?第二,事业单位临时工也不是想干就能干的,现在全额拨款和部分差额拨款性质(主要是指收支两条线的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雇佣临时聘用人员,按程序必须报人社、编制和财政部门同意,取得用人指标后才能对外招聘。
因为稳定性比较好,这种岗位在社会上也比较受欢迎,一般都要过笔试和面试,竞争激烈程度并不低,你觉得自己有能力考上吗?第三,当然,事业单位临时工还有劳务派遣形式,符合条件的也可以报名,一般都能聘用上岗,问题是,这种用人方式工资待遇太低,而且由于人事关系不在单位,没有机会转正更无法提拔,毫无归属感和成就感可言。
2、已经是事业单位的正式人员,如何报名其他事业单位的考试?
体制外的人会说你的问题是矫情,体制内老司机知道你的苦衷,“工资3000元,离家2000里”的事业在职人员不是个例。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能成功换环境换岗位改善待遇的,都具有独特本事,在职人员重新考碗是门技术活,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不停参与公考是改变处境最好的成本最低的方式,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报考其他事业单位大致有以下方面的原因:第一,待遇低,离家远。
有的人想先就业再择业,公考报名时盲目报名,上岸后才发现现实很残酷无情,“工资3000元,离家2000里”,工资低,离家远,孤独寂寞,没有归宿感,生活、气候不适应,难融入当地的生活圈子,不得不不停参加考试,以期改变环境,或考回老家,第二,专业不对口。有的人专业限制,但为了先上岸,再换环境,为了专业对口,不得不再次走进考场,
第三,人往高处走。有的虽然是本地人,但身处基层,甚至最偏远的乡镇、乡村,为了个人发展,不停报考,参加各层次的考试,第四,个人问题难解决。现在不管是基层行政单位还是乡村学校,年青人的婚恋问题都成了老大难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压力不断增大,为了更好地解决个人婚恋问题,很多人只能不断丰富自己,不停公考,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工作待遇,以期增强自己在婚恋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但在职人员参加公考,是一门技术活,必须遵循“潜规则”,处理不当,不但费力不讨好,还会给领导,不安心,不安份的印象。建议按以下情况处理:第一,事业单位中教师身份人员报考公考,各地控制较严,须征求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如区县教育局)同意,才能报考,第二,事业单位中非教师身份人员报名公考,一般只须本单位领导签字同意,就可报考。
第三,事业单位中在职在编人员,如果尚处于试用题,不能报考,或有最低服务期限的,未满最低服务期限的,单位或主管部门一般不会同意报考,如果考上了决意要走,会缴纳额违约金,第四,事业单位中在职在编人员,如果处于监委调查,未结案的不能报考。第五,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如果派驻村工作,服务未到,任务没回完成,或参与授疆授藏授偏远地区工作的,任务未回成,不能报考,
第六,如果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基本上会得到领导及同事的大力支持,放心报考。第七,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如果在保密、机要等岗位上工作,须征得同意才能报考,在职人员参加公考,不管在企业任职还是在事业单位任职都是技术活,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避免同事、领导有意见,另一方面,你又不能太专业,能力太强,给领导离开了你工作难开展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