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激发孩子行为的动力。(2)和孩子一起建立一个“日常行为惯例表”,并督促孩子按时作息,从而保证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孩子在某方面做的好时,父母要不失时机地表扬孩子,鼓励孩子朝更高的目标努力,让孩子独立做事,可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担当。
1、11岁的孩子,自控能力特别差怎么办?
自控力是自己对自己的控制能力,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自控力是不同的。11岁孩子自控力差更多的表现为无法长时间做同一件事,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具体表现为:(1)时间管理比较差,不能按时作息。(2)做事拖拉,不能按时完成,(3)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4)有依赖心里,独立性不强,(5)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
自控力差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生理原因,即生理发育不成熟;也有心理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原因,对于11岁的孩子,自控力特别差,有一定的生理原因,但更多的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即行为习惯养成较差。通过以上分析,父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努力:(1)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激发孩子行为的动力,如孩子树立了想当科学家的理想,孩子就会坚持努力学习,而不至于完不成作业。
(2)和孩子一起建立一个“日常行为惯例表”,并督促孩子按时作息,从而保证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3)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身教胜于言教,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自控力强,有着良好习惯的榜样,如,父母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让孩子做作业,父母就不要看电视或者玩手机等等。(4)给孩子建立并强化规则意识,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守规则。
当孩子不守规则时,父母要做到和善而坚定,从而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5)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事。让孩子独立做事,可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担当,孩子就会逐渐摆脱依赖心理,孩子的自控力也随之提高。(6)抓住时机,鼓励孩子,孩子在某方面做的好时,父母要不失时机地表扬孩子,鼓励孩子朝更高的目标努力。(7)强化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
父母要帮助孩子不断强化好习惯的养成,一般要坚持21天—90天。父母还要善于帮着孩子发现并矫正不良习惯,(8)父母要根据孩子11岁的特点降低要求,不过度期待,避免过多的责备和不满,以引起孩子不满和抗争。(9)如果孩子注意力涣散,可进行一些专注力训练,父母若不能胜任,可找专业老师来进行。(10)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2、孩子马上二年级,学习还可以,就是自控能力差,学习也不太积极主动,该怎么办?
在现在生活中,孩子缺乏自制力是一种普遍社会的现象,因为孩子们年龄小,对生活中的种种新鲜事物缺乏免疫力,很容易被迷住。孩子的缺乏自制力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行为方面:孩子经不住诱惑,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比如玩玩具,在生活中做事情三心二意。情绪方面:孩子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动不动就发脾气,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缺乏自制力会给孩子学习、生活带来诸多的问题。因此,家长经常会着急不安,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呢?1、言传身教,做为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就要树立自制力的榜样,让孩子受到熏陶,从而,提高自制力,2、制定规则。古书上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他人的约束”逐渐转换为“自我约束,”先说服孩子制定规则,并让他自己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