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腊是粤菜的代表做法,代表着餐厅经营的菜系“烧”和“腊”原来应该是分开的,腊是指腌制,比如腊肠、腊肉、腊鱼。餐厅打出“港味烧腊”的招牌,是为了表明自家的菜肴味道正宗,传承悠久,据说“烧腊”占据了广味的半壁江山,在很多港片中,我们都听到过的耳熟能详的点单方式就是“叉烧饭”、“烧鹅饭”等等,足以证明在广味的家常美食中,烧腊是多么常见以及有多么广泛的群众基础。
1、全国烧腊哪里好吃?
很高兴能和你一起讨论这个话题。烧腊呢,我个人认为是广东口味比较适合大众,烧腊一般是先用秘制的酱汁腌制一段时间再放到炉里烤以及卤。就制成了大家喜欢的烧鹅、脆猪头皮、叉烧丶猪肚子、红肠等,分享一下我做烤鸭的经验。鸭子洗净,用盐将鸭子全身擦遍,加入酱油、料酒、八角,桂皮,花椒、冰糖,葱段、姜片(最好做个包)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腌一晚上,
制作时放在阴凉处自然风干晾3小时左右,看见表皮干燥,紧缩发亮后把苹果切成几块塞进鸭肚子里,可以用牙签将开口固定一下,把鸭腿末端和翅尖用锡纸包起来,烤盘也包上锡纸。蜂蜜加水、白醋稀释后刷鸭身,待表的水稍沥干后,烤1小时(调160度),半小时取出再刷一次蜂蜜水,待表皮晾干后再烤制。烤完一个小时后,刷蜂蜜水调至220度,再烤15分钟,
2、一些烧腊店为什么喜欢用‘港式烧腊’做招牌,你的看法是什么?
在外面吃饭,确实有很多次看到过一些餐饮店挂着“港式烧腊”的牌子。类似的还有“港式茶餐厅”等,而且这些餐厅生意都很不错。至于为什么大家会喜欢用“港式烧腊”做招牌,据我了解到的,原因有如下几个:烧腊是粤菜的代表做法,代表着餐厅经营的菜系“烧”和“腊”原来应该是分开的,腊是指腌制,比如腊肠、腊肉、腊鱼,烤则是烤制的过程。
但是现在这两种工艺经过融合,首先将特制的酱料对肉类进行涂抹入味,然后再放入烤炉中加以烤制,这样做成的烤制品因为经过酱汁腌制,肉汁更浓,十分入味,表皮经过火烤后颜色金黄,带有酥脆的口感。久而久之,在人们习惯的称呼中,这种食品就被统一称呼为烧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比如叉烧、烧鸡、烧鹅等。据说“烧腊”占据了广味的半壁江山,在很多港片中,我们都听到过的耳熟能详的点单方式就是“叉烧饭”、“烧鹅饭”等等,足以证明在广味的家常美食中,烧腊是多么常见以及有多么广泛的群众基础,
既然如此,饭店能够打出“烧腊”牌子,自然是让人一看到就知道这家饭店是广味饭店,也基本上能够知道饭店里能提供什么口味的菜肴,自然可以有针对性的做出选择。“港味烧腊”表明自己的口味正宗香港虽然是弹丸之地,但是确实保留住了很多传统民风民俗,其中的饮食习惯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记录片中可以看到,烧腊铺到处都有,餐厅里基本都要准备有烧腊菜肴,
应该说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没有烧腊,就算不得一桌好菜。以前物质条件不是太好的时候,逢年过节,宴请客人,家有喜事,就要去“斩料”为家里加菜,指的就是去买烧腊制品来加菜,过年过节,举办大的庆典仪式,其中可以作为大菜和大礼的,就有一只色泽透亮,十分诱人的小乳猪。星爷曾经拍摄的《食神》中那碗“黯然销魂饭”,也是一碗叉烧饭,
作为一种具备历史传承的菜系,烧腊的口味有着独到之处,以其中的叉烧举例,有牌子的那家一定有自己的独家秘制酱料。需要选择肥瘦相间的猪肉,用酱料腌制十二个小时以上,期间还要进行再次涂抹,之后还要经过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进行烤制,成品色泽油亮,肥美不腻,略带甜味的口感十分独特,区别于众多菜系,也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中国美食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这种氛围下,虽然烧腊这种菜肴遍布广东地区,但是“港味烧腊”已经不知不觉的成为其中的代表,代表着好味道、历史悠久,餐厅打出“港味烧腊”的招牌,是为了表明自家的菜肴味道正宗,传承悠久,“香港”一词在中国曾经代表时尚,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已经过去的年代,尤其是1997年以前,香港是一个很独特的地区和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