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问,现在是公办学校教育质量好,还是民办学校教育质量好。因为国家的教育主体是公办,民办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教育的补充,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水平高,教育质量好,教育条件优越,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大量汇集在此,在这些地区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也会有极大的热忱投入教育,他们所创造的教育效率要远远高于中西部比较落后的地区。
1、什么是教育质量?你怎么看待现在学校的教育质量?
所谓教育质量大而广,我们根本就无法通过一个量化的地方来感觉到教育质量的名词。这就造成了既然我们都在干工作都需要量化,那如何进行量化呢?如何对单位进行量化,如何对各级教育机构进行量化,这都出现一个大的问题,其实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着足够的智慧,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其中就包含了教育方面的问题,古代好像没有什么升学率,但是学生如果考中了状元,那么老师也是脸上有光,所以即使是在古代也是以升学率为准则的。
再看一看升学率的背后,实际上就是分数的比拼,因为所谓的升学率不过就是分数的选择,考到了某一个分数或者考入分数线多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有了这个标准,那么对于学校教育的考察就显得简单了,义务教育阶段从小学一年级到九年级初中高中一系列的教育过程中,学生都围着考试这根大棒转,而考试的最终体现就是分数,无论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如何三令五申的禁止对学生公布成绩,也就是公布分数,但事实上家长和老师都心知肚明,有些分数是知道的。
教育机构评测学校就是不定期的抽查,学校考试,统一对学校的抽查成绩,进行各种计算方式,然后排名这里面直接关系到初到哪个学校,如果在抽查中处于全县多少名,带来了一个直接好处就是优秀教学成绩奖,可能就戴着帽子下来了,好大的诱惑,学校为了评测,老师也只能用这种方案定期或不定期的考试成绩占了每个老师量化考核的比重最大部份。
老师为了考察学生,通过几次考试得出平均分,和家长进行沟通,把学生在家长中的心目中,在老师中的心中处于的位置,用分数换得一清二楚,所有的孩子背后都贴了一个标签,那就是好学生坏学生,而这个标签的背后,再反过来看一看,明明显显得写着80分,90分,70分等等。鲁迅先生曾经在狂人日记中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说出来可能会文章审不过,所以大家回过头去读一读文章就可以,
现在的教育质量其实就是分数的体现,高中考入大学那就是考入了几个清华北大,它的背后实际上就是分数。学校教学质量如何,其实就是教育主管部门把多少次的考试通过复杂的计算排出的名次而已,家长心目中哪个老师教学好?哪个老师的管理好,不过就是考试成绩在全年级遥遥领先。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和家长心目中让自己孩子羡慕的好学生就是一个标准成绩,好品德从来好像没有被提及,
2、为什么有人说教育质量好的秘密是重视教育,尊重教师?
这个问提得妙,有水平,满满的正能量。的确,教育质量好的秘密是重视教育,尊重教师,不然会有那么多的仁人志士和智慧远见者极力呼吁和倡导尊师重教吗?不然党和政府为什么历来都把教育放在国家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呢?不然为何古有天地君师亲的排位、今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赞誉呢?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育的推动者,试想:一个连教师都不尊重的社会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吗?能让教育质量大力提高和大好利好吗?就好比要想庄稼长势好、收成好,不要农民热心、热情、积极、情愿流汗水行吗?有句常言说的好,要想马儿跑得好就要给马儿吃饱吃好草!同理,只有重视了教育、尊重了教师民族才好、国家才强、人民才富,
3、乡村的教育质量到底好不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教育文化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但是,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东南部发展水平较快,教育水平和档次相对较高,中西地区由于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经济相对落后,相应的教育发展程度也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