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启东”。大江苏的教育应该是苏中领跑,江苏的教育水平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先上张图说话,因为江苏从来都不怕高考移民,敢移到江苏来参加高考的孩子,都是牛娃,苏南比较富裕,特别讲究教育均衡,根据哲学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经济基础,而江苏省的经济比山东省发达,从而江苏的教育超过山东,这是必然趋势。
1、苏北的教育情况怎么样?
首先要界定的是苏北范围。苏北一般是指徐州、宿迁、盐城、淮安、连云港五市,俗话说“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启东”。所以大江苏的教育应该是苏中领跑,苏南、苏北各有千秋。苏南比较富裕,特别讲究教育均衡,不起眼的乡镇中学都有很强的软硬件条件。苏南还特别讲究规范办学,不补课!双休不补课,寒暑假也不补课,
这就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成绩。而苏北不一样,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各市区县都会有一到两所“航母型”学校,人数甚至能达到2万人,乡镇中学几乎“空心化”。有一次,笔者到苏北宿迁市沭阳县胡集乡中学援教,全校初中三个年级总共还有72个学生,而编制内教师却有82人。苏北的这种奇特的现象也造就了不一样的结果,苏北学校的硬件不差,以江苏最小的地级市宿迁为例。
宿迁市的GDP为2610亿,在全国排名第90位,经济实力也非常强悍。苏北的老师非常能吃苦,踏实肯干,所以软件也不错。加之,苏北特别重视教育,双休补课,寒暑假补课,平时还要实行军事化管理。所以苏北的教育质量普遍不错,宿迁市沭阳县今年光清华北大就考了17人。这个成绩是惊人的!对比江苏第一经济强市苏州,小宿迁居然超过了大苏州,
2、江苏的教育在全国是什么水平?
江苏的教育水平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先上张图说话。全国高考难度榜,江苏排在第一个,属于地狱模式,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这些年各个省在讨论高考移民的话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例证,因为江苏从来都不怕高考移民,敢移到江苏来参加高考的孩子,都是牛娃。否则江苏的高考模式他们根本就混不下去,身处江苏的教育行业,深感家长的焦虑和学生的抵触与日俱增,可是,在这样的漩涡里似乎谁都跳不出,感觉再这样下去,人都要疯掉了。
前两年,江苏出了一位“葛大爷”,此“葛大爷”不是那个葛优躺的“葛大爷”,是因为高考出卷而走红的“葛大爷”,万千江苏学子谈他色变,后来他出了一次浙江卷和一次全国卷,以至于对“葛大爷”的恐慌变成了全国性的了。每年到出卷斯,“葛大爷”在人群中露个脸,大家好放心,他今年没参加出卷,为什么会这样啊?因为江苏的学生学得难,科目深,考试题更是难度等级吓人。
3、山东、江苏都是教育大省,哪个省更好一点?
根据哲学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经济基础,而江苏省的经济比山东省发达,从而江苏的教育超过山东,这是必然趋势,在这里我把两省的“基础教育”搁置不说,专门比较两个省的高等教育。1,从985工程大学的角度来比,南京大学、山东大学,这是江苏和山东最好的两所985工程大学,但南京大学不仅仅是985的一员,还是华东五校,九校联盟的一员,而山东大学相比较而言,只是学科更多,规模更大,招生人数更多,而综合实力没法比较。
东南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相比,东南大学侧重工学,中国海洋大学则是海洋科学类,但在排名及学科评估中,海大是比不过东南大学的,2,从211工程大学的角度来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相比,江苏的第三对比山东的第三,虽然都是211,但南航的实力强于石大,还是没什么疑问的,南京师范大学与山东师范大学,又是跨等级对比,南师大在师范大学排名前五,山东师大则是10-15名之间。
南京农业大学与山东农业大学,这个类似于师范大学的比较,不过南农在农业大学排名前三,南京理工大学与青岛大学,河海大学与山东科技大学,苏州大学与济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与青岛科技大学,江南大学与山东理工大学,以上10所都是江苏省211工程大学获胜,与山东差距很大。3,从“双非”大学的角度来看,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常州大学、扬州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这些双非大学都能立于不败之地,比山东的“双非”大学要好的多,山东和江苏的高等教育差距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