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现在的好多幼小衔接班只是注重孩子的知识衔接,忽略了孩子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的衔接工作,家长焦虑是否应该给幼儿上“幼小衔接”课程,根源在于对于幼儿的担心,但是担心的内容,其实家长也不完全清楚,因此在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幼小衔接。
1、从暑假开始幼小衔接来得及吗?
我觉得可以不报。1、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已不再是以前不专业的现象,这几年随着幼儿教育的重视,已形成专业体系,幼儿教育有国家发布的“指南”,为基础理论,指南中也根据儿童发展的需要,明确指出各阶段儿童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等,全国幼儿教育,都围绕着指南进行教育教学,既然有国家的指导,肯定具有科学性,可行性。
2、由于近几年,提前教育愈演愈烈,国家又发指导性意见,要求幼儿教育不得教授知识,要以开发智力为主,让幼儿上一年级的时候零起点,3、以我从教经验,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一年级的知识教给一年级的老师来做,他们更专业,效果也会更好。如果报班,再给孩子上的半生不熟,以后纠正困难,举个例子,很多家长都会提前教孩子数学,数字,把他当符号教,让孩子记住12345,会写会认,就好了吗?一年级还会教123456,但老师教的时候,主要针对的是他的含义,和孩子对数字的感知,就是数感,有些培训班注意不到,会起反作用。
4、让孩子保持一个新鲜感,提前的教授,让孩子觉得没有意思了,其实他一知半解,对后来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不利,5、有的家长会害怕孩子跟不上,其实,比如数学,不论孩子掌握成度,还是从12345的认识开始。6、这几年观念的改变,我身边的同事,孩子都不会提议去教,自己是老师也让孩子零起点上一年级,并没有见,孩子和上了幼小衔接班的孩子有差别,
那是不是说,一点都不用准备了呢?不是的,还是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1、在假期给孩子做一些必要的准备还是有必要的,心理的准备,带孩子到将要上学的学校熟悉环境,让孩子知道厕所呀,吃饭的地方,一天学习生活的流程,给孩子说一说,让孩子上学时不会太陌生,孩子能快速适应新的学校生活,我们一般在幼儿园大班快毕业的时候,都会让老师带领幼儿到学校参观,熟悉环境。
2、培养孩子专注力,毕竟孩子到一年级一节课需要40分钟,孩子要能坐的住,就是在家让孩子专注做事,不去打扰他,如画画,玩玩具,最忌讳老是打断孩子,3、教给孩子必要的生活技能,比如喝水,如厕等,小学了老师不可能像幼儿园那样,按时喝水,如厕等。4、教给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识,怎样上下楼梯,怎样与同学交往,上放学路上如何过马路,出现了处理不了的事情,应该找老师等,
2、幼小衔接的暑假,应该如何安排?
其实我现在正经历这个阶段,有焦虑过,但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最终我给孩子的这个暑假定了如下目标:1习惯的培养,这里的习惯我主要是培养他专注力和作息习惯。专注力的训练包括视觉训练和听力追踪训练,这块我专门买了套书籍配合训练,作息这块就是时间意识和任务规则意识,让他知道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另外,给孩子介绍一下将来的小学生活,让他有所期待,
3、幼儿园里就可以上幼小衔接班吗?
家长焦虑是否应该给幼儿上“幼小衔接”课程,根源在于对于幼儿的担心,但是担心的内容,其实家长也不完全清楚,因此在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课程知识内容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的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适应的调整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所以一般的幼小衔接班级会教授幼儿简单的拼音、算数和识字。
时间观念和学习节奏的调整小学课堂的入学时间和课堂课程时间,都有严格的限定,课堂纪律较为严肃,课下放学回家,教师也会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幼儿巩固学习,而幼儿园的教学以游戏化为主,鼓励幼儿探索和发展,较为自由和松散,所以幼小衔接需要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会妥善安排自己的游戏和功课时间,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小学生活较幼儿园生活,更为多元和丰富,需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发展,避免幼儿过于羞怯、自卑不敢与他人沟通交流,影响学习生活,同时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端坐、握笔姿势,尽快进入小学学习模式,且幼儿在幼儿园更多的接受老师的帮助,在小学需要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行为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