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三个层面教学,学生基本可以把不知转化为知。有了这个师生共建共享的教学平台,教学就进入第三步,布点法的备课与常规教学的备课的区别是同样“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但常规教学是教师课前对学生的知与不知的静态区分,不是指导学生对学习客体(上课内容)区分知与不知。
1、网上补课怎么好招到学生?
你好,网络是个神奇的工具,把素未谋面的人联合在一起。如果利用好互联网,你的生源将会有很多,1.首先,做互联网招生不能一蹴而就。要有一个彼此了解和认识的过程,怎么让别人认识你呢?光凭网络的介绍是不够的,你需要用你的课程打动你的潜在学生,当然,这里指的是免费课程。很多老师认为,免费课程没有价值,但是如果别人不认识你,又怎么会买你的课呢?就像我们逛淘宝,一定去好评多的、订单多的店去购买,
这是一种消费者心理。2.其次,在做足前期功夫后,就可以开始收一点费用了,记住,是一点点。任何正常的价格都会吓跑学生,因为客户也是需要培养,他还觉得不足以花一笔学费和你学习,所以要低价课吸引住这些潜在学生,等你的蓄水池足够大的时候,就可以养鱼了,你的忠实粉丝增多了,到一定数量,量变引起质变。有人就开始花真金白银和你学了,
2、怎么给学生通过网络上课?
作为布点法的研修者,有幸回答这个问题。布点法就是研究“知与不知转化的问题运动,”,那么“怎样给通过网络上课?”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上课”,网络上课和传统授课在课前备课、授课操作等方面基本上一样,但主要区别就是授课场景不同。因为场景不同,网络上课的教师除了做常规授课必须做的一切,还要学会怎样运用网络技术操作,如怎样在“钉钉直播”等网络平台是自如操作,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两点差别:1.网络授课的互动感觉不同,就如同视频聊天和人与人面对面聊天还是差别的,气场大不一样;2.网络上课的反馈性不如传统的课堂教学及时,也缺少了传统课堂的气氛,
这是一个新的课题研究取向,可以通过实践慢慢探索一套适合网络教学的师生互动模式。这里,特别介绍一下布点法怎样操作这种网路上课的,先介绍布点法课前的备课,然后再重点介绍布点法怎样操作上课。布点法的备课与常规教学的备课的区别是同样“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但常规教学是教师课前对学生的知与不知的静态区分,不是指导学生对学习客体(上课内容)区分知与不知,
而布点法教师不仅要进行对教材和学生静态的区分,还要认真准思考对学生及学生与教材互动时的区分,随时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做适时适度适当地指导,简而言之,就是在动态中指导学生的学习。布点法的操作,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人为地划分为四步:区分、优化、转化、内化,前两步是形成问题,后两步是解决问题。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区分知与不知,
1.教师呈现学习内容或组织学生阅读所学内容,学生在识别层面上区分知与不知;2.教师提几个问题来促动学生继续加深阅读所学内容;3.教师引导学生在思维层面上区分知与不知,进一步读通所学内容,以便读出问题来。经过这几个层次的阅读所学内容,基本上可以使学生区分出的知与不知发生实质性联系,具体地说就是大约能区分出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但还是不够精准,加上听课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每个人读出的知与不知有所不同,这就需要趋同优化出一个大家都有识的知与不知的知识网络,并且需要在板书出来,形成一个师生共同教学的平台,
这样教学就进入第二步。第二步:优化知与不知,这个阶段,师生通过对话,把大家有共识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统一到一起,用板书形式呈现出来,布点法叫做“布点图”,是布点法的一个核心概念之一,在此就简单提一下,有机会再详细阐述,有了这个师生共建共享的教学平台,教学就进入第三步,第三步:转化知与不知。这个阶段的教学,布点法分三个层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