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目除了语数外,还增加了历史,政治,生物,地理。回到这个问题,小升初如何做好衔接,最后,谈一下小升初知识衔接的问题,很多家长都为孩子小升初自然过渡和衔接而发愁,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一,做好孩子心理认识方面的衔接。
1、小升初假期怎么复习?
题主你好。我家孩子今年也是小升初,我是这样想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因为是小升初,所以这个假期是孩子六年来唯一一个没有必做作业的假期,期末考结束,小学生涯结束,孩子先放松了一周。后来我俩就商量这个假期怎么过,这个假期虽然没有作业,但也不能尽玩一个假期呀,一则对不住这溜走的时间,二则玩得心散了不好收回来。于是我们初步做了以下安排:每天8:30开始古诗文朗读半小时,她先读的七年级课本里的,就当预习了,读完后读课外的,积累古诗文,培养语感,
之后休息20分钟,练习英语口语,有个软件叫“英语趣配音”,挺好的,孩子很感兴趣,英语配音练口语。再后来是练字20分钟,上午就这三件事,之后的时间就是她自由支配了。下午是读书和自学七年级数学,课外书目前读的是《西游记》,这是我们这七年级的必读书目,所以先读它,读书也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事。自学数学她有些不情愿,所以她放到了最后来做,我就鼓励着督促着学一学,有问题了教一教,就当预习吧,
2、小升初该如何做好衔接?
我孩子去年经历了小升初。小升初结果尘埃落定后,我们带他去了一趟法国,玩了20多天,回来后假期已经所剩无几,报了某辅导机构语数外三科暑期辅导班,为期一周。迄今为止,孩子已经度过初一(上)的忙乱期,真正进入了初中状态,我以一个“陪读妈妈”,“过来人”的观察和总结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先说一下孩子初一上的学习经历,
孩子进入初一伊始,印象最深的就是密集的考试节奏。新学校似乎要给孩子们一个下马威,让孩子们好好收心,有开学考,开学考难度很大,有的科目直接用了中考原题。孩子们几乎都被考“蔫”了,孩子班上,最高分也就235分。开学考结束后,进入上课状态,学习科目除了语数外,还增加了历史,政治,生物,地理。学习科目的增多,不仅意味着学习难度的提高,还意味着学习量的骤然加大,
开学伊始,孩子们做作业经常会做到晚上10点。有一次我记得孩子班上同学普遍做到了凌晨12点左右,原来小学阶段,孩子睡眠时间一般都能保证到8-9个小时,但到了初中,睡眠时间7个多小时是常态,睡眠时间不足直接影响听课效率。最初一个月,孩子经常跟我反应上某些课的时候会打瞌睡,开学一个月后,孩子又面临了第一次月考。
月考成绩比开学考稍有提高,但以孩子班上成绩为例,三科平均分能到80已经是好成绩,这种成绩比起小学动辄95,100的分数差了好几个档。尤其是语文成绩,60-70分是常态,第一次月考,第二次月考,期中模拟考,期中联考,期中考试,初一(上),印象中就是连轴转的考试模式。而且,孩子考试分数与小学分数的天壤之别会让看重成绩的父母焦虑到极致,
这种严重的考试-受挫模式直到临近学期末才有所缓解。这个阶段,孩子大人都慢慢摸索出了规律,适应了初中生活的节奏,学校的考核重心也回归常态考试模式,即不再偏重难题超前题,而开始侧重于常规知识点考核,大人孩子们这个阶段的状态慢慢就会好转,从最初的紧绷状态到张弛有度的放松状态。初一(上)结束后,由于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孩子没有报任何辅导班,采用了在家“温故而知新”的方式,
现在孩子已经是初一(下),节奏已经能控制得很好了。回到这个问题,小升初如何做好衔接?考虑到初一学习量和学习难度的加大,我觉得暑期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习的重点:数学,预习(可采用辅导班或者网课 家中父母监督的方式),另外,数学计算能力的强化很有必要,初一上,每次考试都会有计算送分题,拿高分的一个关键是计算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