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堂课的好劣,严格来讲是没有一个固定标准的。评定教师优劣的条件是多方面的,语言表达能力仅是其中一项,但这一项却又是各方面素质中最重要的,不管什么方法,什么模式,如何教改,最主要的一点,是要使学生喜欢上课,如果我们采用强制的方法,采用硬灌死练的方法,仍然可以使学生的成绩提高,也许还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这又是多么的无奈啊,不管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身心都要经历多么大的痛苦啊。
1、一节好的作文课标准是什么?
一节好的作文课标准是什么?个人认为评价一节好的作文课的标准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作文课堂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情景创设可以是影视播放;可以是图片引入;可以是教师讲述;可以是范文引导等。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中的习作是:看一张图片,写一篇作文,
具体要求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仔细观察照片,想一想: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如何?联系照片的人和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从作文的要求看,这是一篇自命题想象类作文,
图片中的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环境背景离学生太远,学生想象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需要教师课上要播放一下当时视频资料,协助学生理解;教师还可以采用文字资料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当时日本侵略中国时候的情景,当学生感受到了日本帝国主义屠杀我国无辜百姓禽兽行为,自然而然地会与图片产生共鸣,同时就会激发起创作的欲望。
教师有意识的创设出这样的情景,不但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而且还有效地体会人物心情,激发爱国之情,二、是否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众所周知我国拍摄科幻大片与美国相比相差甚远,究其原因除了缺少科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想象力弱。作文教学肩负着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叙述了认为不可实现的想象内容时候,教师不要用否定的态度去“打击”学生,而是以鼓励与欣赏的方式尊重学生。
因为学生独特的感受是创新以及想象的源泉,记得20多年前六年级有一篇作文题目是《未来学校》,让学生想象未来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并写一篇400左右的文章。当时作文的要求是想象要合理,班内有一名学生作文中的一段写道:未来学校应该是没有学生的,可以在家学习;未来的学校学生可以不带书包等等。当时互联网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也没有接触过网络,就在作文本上用红笔描画出这段话,并在旁边写到:想象不合理!20年后互联网发达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地步,
现在的”我“为当时的”我“汗颜——没有好好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所以,评价作文课的好与否还要看老师是否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三、是否提供修改工具,提升学生作文质量。作文课上,教师是否提供有效的修改工具,直接关系到学生作文质量,因此教师要在课上为学生提供多种修改工具。其中可以是同伴互助,小组内同伴相互修改文章;也可以是自行修改,
2、教师如何上好一节课?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我认为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是:一、教师教的要求:1、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2、教学内容准确,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在进行教学时,教师既要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又要考虑教材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既要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3、教学结构合理,教学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何时讲新内容,何时游戏,何时练习,何时演示和输出,学生动手操作等,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4、教学方法适当,教师要善于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运用自如,师生密切配合,感情融洽,使教学过程中既有紧张的学习活动,又有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5、讲究教学艺术,教师教授课程的语言要流畅生动,语音准确,清楚,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教师的表情动作要自然优美,富有情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