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内部承包取代公司挂靠,挂靠人必须是挂靠公司的正式职工、项目负责人,在公司缴纳社保,纳入公司人事编制,加强实时、动态、全面管理。对挂靠公司的风险,挂靠人拿钱跑路,工程质量纠纷,发包人起诉的一定是挂靠公司;对挂靠公司而言,也只有承担,再根据合作协议之类的追偿挂靠人。
1、公司挂靠“靠”得住吗?
真的不好说挂靠公司,“靠”不靠得住;实践中问题很多,我把遇到的一些情况分享给你,权当是做交流吧。什么是“挂靠”?一般在建筑行业中存在挂靠现象,就是你有资质,我没有,但我有项目,我有业务,我又想做这个业务,怎么办?那我就挂靠你公司资质,以你公司的名义去承接工程项目,向你交管理费,你帮我收款,开发票,事情我做,人员我派,
挂靠在法律上“靠”得住吗?法律上没有挂靠的概念,挂靠是民间通俗说法,法律上准确定义叫“借用”!为方便表述,全文采用挂靠替代法律上的借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4年《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将挂靠表述为借用,并将挂靠行为认定为无效,普遍适用于各级人民法院审判该类案件,
《建筑法》第26条,明确禁止施工企业挂靠其他企业资质参与招投标活动,承揽工程;也禁止拥有合法资质的企业借用资质给其他企业、个人承揽工程。从立法层面,再到人民法院审判实践,都是明确禁止公司挂靠,否定资质挂靠合法性;挂靠在法律上“靠”不住!挂靠“靠”不住的地方有哪些?1.法律上明确禁止公司挂靠,资质借用,
因此,挂靠行为及挂靠协议在法律上一般都是被否定的,出现挂靠纠纷,基本无法通过法院途径合法维权。2.对挂靠公司的风险,挂靠人拿钱跑路,工程质量纠纷,发包人起诉的一定是挂靠公司;对挂靠公司而言,也只有承担,再根据合作协议之类的追偿挂靠人,3.对挂靠人的风险,发包人的工程资金到位后,挂靠公司扣留工程款,挂靠人不容易拿到项目工程款,还无法通过诉讼途径维权。
4.印、章、账户、证照管理风险,对挂靠公司而言,挂靠人容易伪造,并违规使用,第三方基于表见代理,完全有理由相信挂靠人具备合法授权,进而发生交易,但相关的法律后果归属于挂靠归属。对于挂靠人而言,不掌握印、章、证、照、账户之类的,后期开展项目时,往往受制于挂靠公司,在管理费问题上损失会更大,从挂靠实践看,确实存在上面这些风险点,尤其是不熟悉的人和企业之间的挂靠行为;对双方而言,都存在“靠”不住的风险。
实践中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挂靠?大家都知道法律上禁止挂靠,挂靠对双方都有很大风险,但还是有那么多的挂靠行为,说到底,大家都是冒着风险赚取利润,生存不易。养资质开销很大,业绩要求高,如业务量不够,收入无法维持运营,业绩无法达到主管部门考核,对资质企业来说,双重压力就很大,很多企业因此不得不出借资质;正是由于养资质不容易,很多企业、个人无法取得资质,有项目时,也就不得不借用资质,
怎样预防挂靠风险?1.内部承包。用内部承包取代公司挂靠,挂靠人必须是挂靠公司的正式职工、项目负责人,在公司缴纳社保,纳入公司人事编制,加强实时、动态、全面管理,2.提供担保。可以是保证金,也可以是其他担保方式,比如担保人,3.加强管理。规范印、章、证、照、账户的使用管理,登记备案;规范授权管理,严格授权,谨慎授权,
2、怎样挂靠公司呢?
挂靠公司,1.通过人脉关系去找一个当地你认为靠谱的公司去用他的资质安许2.通过网络平台去找一个不太熟悉的公司(考察认证查询资质)挂靠公司要注意几点1.考察公司实力背景,有没有污点2.双网认证资质安许人员的真假(住建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监管四库一平台!必须在国家网站查询,其他网站依然可以人为造假,谨记)3.后期税务发票服务问题,钱款走帐问题,挂靠管理费点位费问题,详细必须清晰,丑话先说不犯错,谨慎但不墨迹最重要一点就是!国家下达文件明令禁止非法挂靠行为一旦出现问题,你的工程款是肯定要不回来了现在除了挂靠还有一种合法合规的使用资质方法,那就是分公司合作,独1立5运8营独1立0税4务独0立2核3算工1程4款走自己账户发票自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