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题主说的是厅属事业单位,这样的单位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有较大机会转公务员。管理岗再差也是管人的,属于领导岗位,在行政资源上和地位上有先天的优势,更何况还是省直机关的下属事业单位,地方财政对这两类事业单位又是如何保障的呢,事业单位报考岗位选择,就应该选全额拨款事业编性质的岗位,或者选择公益一类性质的事业单位。
1、如果重新选择,事业单位的你,选择管理岗还是专技岗?
这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我是80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当时人才紧缺,实行分配制,现在已退休,仅把我班的就业情况简介一下,仅供参阅。一、到地市直属机关工作,人数约5%,这些人多有较大社会背景。若工作成绩突出、人际关系好,一般升至县处级,极个别的至厅级,他们表面风光,实则很辛苦很操心。二、到大、中专院校任教,
此类约5%,学习成绩好,当地短缺专业。通过奋斗,都能评上副高以上职称,不少人还兼任重要行管职务,他们虽不显赫,但安适而优越。三、到县、区直属机关及乡镇工作,此类约10%,一般有当地社会背景。他们从基层干起,经常加班加点,收入一般,辛勤干二、三十年,正科基本到顶,到退休能升副处的寥寥无几。他们在职时挺神气的,在基层办事也有门路,但退休后待遇不如上述两类,
四、到高中任教。此类约80%,占比最大,他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平凡而伟大。一般都能成为当地名师,评聘副高职称,不少还担任当地教育行政领导职务,由此可见,若在县区及以下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平日辛苦,工作压力大,若清正廉洁则无好处,若捞好处则有风险。在职时在当地很风光、也有面子,但上升空间有限,退休待遇一般,
2、请问市属事业单位(正科级)专业技术岗和厅属事业单位(正处级)管理岗怎么选?
宰相门前三品官。于个人发展而言,庙门越大,发展越有利,因此在市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和厅属正处级事业单位之间选择,毫无疑问选厅属正处级事业单位,不论管理岗还是专技岗选厅属正处级事业单位管理岗,就岗位本身而言,体现不出太大优势,在同级的单位中远不及专业技术岗。但是管理岗再差也是管人的,属于领导岗位,在行政资源上和地位上有先天的优势,更何况还是省直机关的下属事业单位,
从级别上,在独立的正处级事业单位走管理岗能够干到七级正科水平就算不错了,前途相对有限。可题主说的是厅属事业单位,这样的单位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有较大机会转公务员,一旦被上级厅局机关的领导看重,随时可以调任机关任职,从事业编转为行政编华丽转身。在省直机关下属的二层事业机构,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而只要具备了公务员身份,在省直机关干到退休保底正处级,无论是前途还是钱途都不是去市属正科级事业单位所能比的。
3、事业单位报考如何选择岗位?
当下很多人认为事业单位虽然不如公务员,但由于工作稳定、年薪也还不错等原因,所以每年事业单位招考公告都会受到大量关注;那么面对这么多岗位,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岗位性质决定收入多寡,目前,事业单位编制可分为四类:1、参公事业编:按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和公务员享受一样的待遇。这类事业编多是因为公务员名额不够而专门设立的岗位,虽然也叫事业编,但本质上和公务员是一致的,无论是待遇享受、职务提拔都优于其他事业编,
此外,一般的地方事业单位招考公告里不会出现这类岗位,这类岗位多出现在公务员招考公告里。2、全额拨款事业编:地方财政全额保障该编制人员的待遇,3、差额拨款事业编:地方财政只负责一部分待遇保障,其余部分靠单位自行解决。这类单位普遍有固定收入,但收入部分难以覆盖单位支出及人员工资福利,4、自收自支事业编:这类单位名义上叫事业单位,但本质上和企业没什么区别,所有单位支出、单位人员福利待遇都由单位自行解决,有点类似国企的味道。
如果单位经营得好,福利待遇就远超一般的全额事业编;如果单位经营不善,福利待遇很可能还不如一些私企,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决定未来发展趋势。事业单位改革后,现有事业单位只剩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之分,按照公益属性的纯粹程度来划分:一类为纯公益性质,不可产业化市场化的;二类为准公益性质,可以由市场配置资源,但是不以盈利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