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酱认为,幼小衔接很有必要,但“幼小衔接”并不等于“上幼小衔接班”。芝麻酱有话说幼小衔接的关键就是,幼小衔接班,最重要的就是拼音教育,孩子上的幼儿园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直接影响着是否要给孩子报幼小衔接班,我家的孩子当时读的是私立幼儿园,在大班的时候已经每天都有文化课了,周末还会有书面作业。
1、现在的幼小衔接主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衔接?对孩子有什么帮助?
幼小衔接到底衔接啥?如果家有正在上幼儿园(特别是大班)的孩子,爸妈肯定特别关注“幼小衔接”这个话题,到底怎样才能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呢?关于“幼小衔接”的各种培训班层出不穷,到底有没有必要上呢?芝麻酱认为,幼小衔接很有必要,但“幼小衔接”并不等于“上幼小衔接班”。想让孩子顺利地从“幼儿园孩子”转变为“小学生”,关键是搞清楚幼小衔接到底要“衔接”什么!1、知识储备孩子上小学前最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不要“一张白纸”似的进入学校,
但知识储备并不是说要提前系统地学习小学课本,而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一些知识,如下:语文:通过亲子阅读,能看懂基本的拼音,进行基础的拼读,有一二百的识字量。数学:认识数字、知道数字的含义、能比较数字的大小、会分类(如分类收拾玩具)、知道长短高低的含义,能做20以内的加减法最好,英语:会简单的单词和对话。
2、能力、习惯准备知识储备重要,但一些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更重要,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习惯,就算提前学习了一年级课本,那之后的学习也会更辛苦。倾听表达能力:能听懂老师的话,听懂老师的指令和所讲的内容,并且能够复述出来,(这个能力很重要,否则回到家都说不清楚今天布置的作业是什么。)书写能力:尽早让孩子接触笔,涂涂画画,训练手部肌肉,培养孩子的书写意识和基础,
另外,也可通过画画、弹奏乐器、玩积木等手工活动来锻炼孩子的手部力量。(一年级就要开始写字啦,手部肌肉锻炼、书写能力都很重要,)运动能力:很多小学在一年级时都有明确的某项运动要求,如跳绳,可提前跟孩子一起练习。爸妈要多和孩子一起运动,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自己收拾整理书包,自己喝水、上厕所从小就该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学习照顾自己,而不是到上小学了再临时抱佛脚。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坐得住,专心听老师讲课,做事有条理,能正确表达自己,会认真观察,(重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3、心理准备一般而言,幼儿园生活比较“散漫”,小学生活则比较“标准化”,进入小学前,爸妈就要让孩子明白“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小学和幼儿园不一样,小学的学习比幼儿园辛苦,要做好克服苦难的准备。
同时,也要培养孩子在艰苦的学习中找乐趣的能力,芝麻酱有话说幼小衔接的关键就是:一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生活习惯、吃苦的心理准备。如果爸妈有时间和精力,多陪孩子亲子阅读,引导孩子做益智游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完全可以在家完成幼小衔接,如果爸妈没时间、没精力,那也可以选择一家适合的辅导机构,帮孩子完成幼小衔接。
2、校区想要办幼小衔接班,有什么好的课程吗?
幼小衔接班,最重要的就是拼音教育,现在的小学教育要求是快乐教育,头几年的学习知识不是小学教育的重点了,可实际上很多孩子在刚上小学的时候,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为了更好的让孩子在学校过的轻松一点,我觉得还是要上一个幼小衔级的拼音班好些。拼音教育目前教学速度加快,孩子往往适应不了学习的过程现在教育部门三番五次的重申,幼儿园阶段不允许开设拼音和数学教育,
可在实际上,大多数的私立幼儿园早早就把拼音教完了,而且数学已经教到十位数的加减法了。等孩子上小学后,会发现我们小时候要教半学期的拼音,结果在现在一个半月就教完了,孩子刚上小学,学习的环境和习惯跟幼儿园相差太多,幼儿园教育是:“以养为主,以教为辅”,其主要的目的是给予孩子的生活养护和培养孩子自立能力,而小学则是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安排,对孩子进行德、智、体全面分发展,在小学需要孩子独立的完成学习,要培养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