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安徽既不紧挨着上海,而且与上海的语言习惯也不同,为什么上海有这么多安徽人呢。虽然已入沪籍但骨子里流淌的是外乡人的血,而且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都和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不同,俗话说刚从十六铺上来的人都是不懂上海人的内里,不会上海话,也不通上海的人情世故,不明了上海的生活习俗和历史传统,不善于理解并与上海人沟通,其本土的习性和思维必然会与上海的方方面面产生抵触和冲突,一个外乡人要真正融入上海最起码要经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熏染才能同化于这座城市。
1、新上海人算是上海人吗?
不算!虽然已入沪籍但骨子里流淌的是外乡人的血,而且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都和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不同,俗话说刚从十六铺上来的人都是不懂上海人的内里,不会上海话,也不通上海的人情世故,不明了上海的生活习俗和历史传统,不善于理解并与上海人沟通,其本土的习性和思维必然会与上海的方方面面产生抵触和冲突,一个外乡人要真正融入上海最起码要经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熏染才能同化于这座城市!——让黄浦江的水漂白是必需一个漫长的过程的。
2、上海人的祖籍大多来自哪里?
在民国之前,上海一直都是江苏省的地盘!最初叫上海县,隶属江苏省淞江府,后来,在淞江府之上又设置了上海道,全称“分巡苏松太常等地兵备道”。虽然上海道也有“上海”两个字,但这里的“上海”并不是行政区概念,更多地还是职能划分,上海依旧还是上海县,▲晚清时期的上海县1927年,为了更好地管理上海,国民政府将江苏省的上海县、宝山县部分乡镇析出,成立了上海特别市,由国民政府直接管辖。
自此,上海才正式成为了“院辖市”(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但民国时期的上海市范围依旧十分狭窄,主要还是现在上海市老城区及其附近一些乡镇,远比现在上海市的面积小得多。原来的上海县和宝山县被析出部分乡镇之后,建制依然保留,仍然隶属江苏省,▲民国时期的上海特别市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隶属江苏省的嘉定县、宝山县、上海县、川沙县、青浦县、南汇县、松江县、奉贤县、金山县、崇明县被成建制划归上海市。
自此,现在上海市的地域范围才最终确定,换言之,现在上海市的很多地方,在1958年之前都是江苏省的地盘,比如现在上海市的崇明区、金山区、奉贤区等等,都是1958年之后才并入上海市的。在此之前,它们都隶属江苏省、而不是上海市,这就是为什么陈云同志的很多简历资料中籍贯一栏都填写的“江苏青浦”、而不是上海的原因所在。
▲1958年划归上海市的江苏十县说到这里,想必诸君也大概其看明白了,现在所谓的“上海本地人”中,其实绝大部分都是曾经的“江苏人”!只有上海老城区的“原住民”,才勉强能算是“上海本地人”。再往远了说,在民国之前,根本就没有什么“上海人”,连上海都只是江苏省的上海县!换句话说,所谓“上海本地人”的祖籍,绝大多数都是江苏,
包括民国时期很多因为务工等原因迁往上海的“外地人”中,绝大部分也都是江苏人。要不怎么现在很多人都开玩笑说苏州、无锡是上海的“远郊区”呢?这两个地方是民国时期上海外来人口的主要来源之一!比如旧上海最著名的“荣氏家族”,就来自于江苏无锡,除了江苏之外,因为地缘优势,浙北的嘉兴、湖州等地,甚至包括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在民国时期也有大量人员因为务工或其他原因迁入上海。
换言之,现在一些所谓“上海本地人”,还可能是原来的浙江人,时至,苏南、浙北这两个地区依然是现在许多所谓“上海人”最主要的的祖籍地。当然,上海从民国开始就是全国最大的“大都市”,外来人口还是相当多的,全国各地都有,而这些人的后代,基本也都成为了现在的所谓“上海人”。说白了,所谓“上海人”的祖籍地,其实就是现在某宝包邮的地区,
3、为什么有的上海郊区人不认为自己是上海人?
作为上海郊区的松江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上海之根一一松江,有着云间,华亭,茸城等美名相称,母亲河一一黄浦江的源头,全市最唯一的九峰青山聚集地,松江本地人都以土居:没有松江府,那有上海滩。冠称自己是地地道道的正宗上海人!而市区里居住的却都是些苏北宁波为首以及全国各地的移民,解放前大多数利用上海的地理位置优越,在那块土地上做(甲板一一搬运工,叫卖一一贩卖商品和削刀磨剪刀补锅换糖等)从事各种各样体力和买卖生存下来的移游民,所以,从他们的语言中也会听得出一股浓浓的苏北腔,宁波腔,松江人都称之为江北腔(九腔十八调统称),不信你去问问他们的祖宗是哪里人?而松江原先虽然是江苏的一个富锦的府,却不管是什么朝代,都代表着上海的根基,所以这里生活着的老农民都以自己是上海人而自感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