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职业和业余的相差应该是天壤之别,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因为业余的和职业的在一个舞台出现,作秀的成分就多一些,娱乐多过竞技,这也给了很多业余爱好者启示,不要盲目自信,更不要随随便便拿自己的爱好去碰别人的饭碗,专业认识的饭碗都是铁饭碗,没人敢拿个泥塑的饭碗讨饭吃。
1、职业球员和业余球员差别在哪?
业余运动员与专业运动员的差距有多大?——这个我有切身体会。1986年我作为大学男篮队员参加了江苏省运动会高校部篮球决赛,江苏省高校众多,当时我们这支球队是从片区十几支大学男篮参赛的预选赛中杀出来的,平均身高约1.84米,而且队中还有少数地市级男篮的特招球员。在业余篮球中,应该说,还是有一定实力的,省运会决赛圈共12支男篮(或者16支,记不清了),均是从预选赛杀进来的。
最终,获得前三名的分别是:华东工程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矿冶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这三支球队与其它参赛球队实力差距实在太过悬殊,比赛没法打。因为,这三支球队均是特招专业球员,据说,都是从江苏省男篮、南京军区男篮、江苏省青年队等招来的。平均身高都在2米以上,开赛前的列队入场,双方握手致敬,总会引起场下观众哄堂大笑,因为我方球队比对方整整矮了一个头,类似小学生与成年人站一块。
比赛中,他们的主力队员甚至都不去球场,而是随便派几个替补上场,上半场就可以轻松赢我们100多分,如果他们稍微认真一点进行防守,我们球都难以发出去,这球怎么打?比赛中,接触到他们身体,明显感觉到他们肌肉硬如铁。有一次,我队一名最壮实的队员高速冲撞到对方一名静止的队员,结果,对方纹丝未动,而我方队员竟被反弹出几米,一屁股坐到地板上,
此外,平时在电视上观看国内专业男篮比赛,看不出,但在这次比赛现场,我与这些专业球员近距离接触,就可以明显看出:他们在跳起上篮或投篮时,遇到封盖时,这些专业球员有一个明显的滞空、空中闪躲和变向的过程,这些动作,业余球员是无论如何做不出来的,因为这需要强大的腰腹肌力量、弹跳能力和全身平衡协调能力。而我们业余球员跳起后,都是直上直下的,
2、职业与业余的差距有多大?
“千万不要用自己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饭碗,”这是前段时间武林流行的一句话,有很多业余爱好者不知深浅的和开馆授徒的搏击手交流切磋,甚至有些极少数是恶意的挑战,而应战的多是有过部分职业、专业或半专业经历的人,挑战多半都是三两下就倒下了,碰到有武德的,还好,手下留情,就怕碰到一些有脾气又想给挑战者一个教训的,这时候就容易出事情了。
两个人水平相差实在太大,这时候容易出安全事故倒是真的,毕竟一个人出了问题,就是两个家庭的不幸,这里也跟大家捎带聊聊武德的话题,别的行业我不太了解,因为我自己是武术圈里混饭吃,我是有体会的,职业的一周六天训练,每天训练五到六个小时,都是高强度、满负荷;业余的一周练一到三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强度谈不上,负荷中等就已经很优秀了,你想想怎么打?如果能打起来,就是老天爷对职业运动员最大的不公平,别人付出的比自己少,但是收获和自己一样多,这世界还有天理吗?不管武术还是书法、戏曲,诸如此类,都是如此。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职业和业余的相差应该是天壤之别,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因为业余的和职业的在一个舞台出现,作秀的成分就多一些,娱乐多过竞技,这也给了很多业余爱好者启示,不要盲目自信,更不要随随便便拿自己的爱好去碰别人的饭碗,专业认识的饭碗都是铁饭碗,没人敢拿个泥塑的饭碗讨饭吃,这里再多说几句,搏击打传统武术是不对的;传统武术都是民间爱好者,如果非要跟职业搏击碰一碰的话,也是很危险,开玩笑可以,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万万使不得!我是张安邦,南京原本截拳道馆创始人,一个坚持一线教学的教拳匠,自诩“金陵教拳匠”,喜欢请关注我,一起聊聊武林中有趣的事,南京就近的朋友欢迎来我工作室喝茶,教拳赚钱之余,多交个朋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