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录取通知书都比较有特色,比如。浙江农林大学毛竹录取通知书,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通知书上佩珍珠四年后愿你闪闪发光,西北工业大学全国第一份AR录取通知书,清华大学赠书成传统校长写信寄期许陕西师范大学老教授手写通知书11年每位教授一天完成约80份等等,由于前一篇讲了,就不再累述。
1、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发放?
这个是个老问题了,几天前我就写了这篇日志,从我的头条转发如下:现在各个省份的高校基本录取完成,有些考生就说明明电脑上已经显示录取,可是眼看着八月份都快到中旬了,怎么还没有看到我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呢,最要命的是,跟我同一批次录取的同学都拿到了,每次出去玩,都问我,你录取通知书怎么样的,拿来看下,总是特别尴尬。
其实各个大学情况不一样造成的,我们今天就来梳理下到底都是什么原因:不同高校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方式不同:首先,各高校学院比较多,大部分专业是全校招生部门统一招生,有些是自主招生的,那么各个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不管是统一招生还是自主招生的专业,要等全部录取完一起发放;其次,各高校按分数或排次,就是看考生的排名(分数)由高到低或规定一个范围,按先录取,先发放的原则,分数、排次靠后的考生录取的晚,以致录取通知书发出的也晚;再次,有些院校会按省份整理完并核对无误,就是院校把所有的通知书都整理完成后,对照准确无误之后再统一发放,
最后,黄老师估计有些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都有自己的风格,通知书是院校和新生之间的见面礼,院校通常会用心设计。现在录取通知书都比较有特色,比如:浙江农林大学毛竹录取通知书,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通知书上佩珍珠四年后愿你闪闪发光,西北工业大学全国第一份AR录取通知书,清华大学赠书成传统校长写信寄期许陕西师范大学老教授手写通知书11年每位教授一天完成约80份等等,由于前一篇讲了,就不再累述,
以前可能是院校的原因导致你还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还有一种情况是发放通知书的邮递情况邮递途中出现各类问题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可是如果真的出现问题,大家也不要着急,尽快联系录取院校,是重新邮寄,还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报到。因为这段时间全国高温并伴随台风影响,另外现在大部分高校录取通知书大部门是EMS,时间、地域上也会有所差别,
2、北大录取通知书中国人称“你”,录取外国人称“您”,这个双重标准你怎么看?
我是英语万能王,我来回答问题。对于北大录取通知书中国人称“你”,录取外国人称“您”,这个双重标准的问题,分享一下个人对于此事的看法,众所周知,北大是全国知名重点高等教育学府,在世界上也是享有盛名,是无数高考学子梦寐以求、十分羡慕的象牙塔,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极具影响力,仅次于清华大学。对于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上使用双重标准,国人称为“你”,而外国人称为“您”这件事件上,个人认为北大这么做是十分不妥当的,会严重影响到北大之后在国人心中的地位,
北京大学是全国985、211、世界双一流重点大学,有无数的荣誉和光环所照耀,曾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出了很多优秀杰出的人才,同时,它也受到广大国民的尊重和认可。但由于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北大在学生录取通知书的称呼上,对于国人和外国人有区别对待,引起了大多数国人对于此事的反感,产生了对于北大不好的印象,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国家向来都很注重礼貌、习俗、文化等。
北大也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知名大学,在文化、习俗、礼貌方面应该是走到全国最前面的,北大在录取通知书上不应该有双重标准,无论是国人还是外国人,人人都应该是平等的,通知书上的称呼应该都是统一的,要不都用“你”,要不都用“您”,这样统一称呼的话,谁都不会有意见的。其次,这种事情就根本不应该出现在像北大这样有影响力的大学里,这么一件小事都会有差别,那么大事会让人怎么去想?会让国人和外国人怎么来看待此事,会严重影响到北大的声誉及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