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是很复杂的体系,绝大数传武的目的是防身,防身制敌是它的第一要素,既然是制敌的技术,一定是具有破坏力招式,在教学的体系过程,更多是遵循前人的教学办法,往往是更苦,更累、更狠的大概训练方针,与当下的一些“快乐教育法”是有冲突的。就以政治为例,在很长的一段时,我们的体育是为国争光,是为改变“东亚病夫”的帽子而设计的制度,是三级训练的尖子模式,即少体校,省体工队,国家队,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培养,以最快的形式产生最优秀的成绩,这种武术的最好代表就是竞技武术,散打。
1、现在韩国的跆拳道在中国到处都是,连我所在的很偏僻的县城都有两个跆拳道馆。怎么看?
中国武术正在追赶中,跆拳道的发展比武术更早一些进行市场化设计,中国武术暂时性是落后,并不是技术层面,可以说在技术方面,中国武术甩跆拳道几条街,无论是它的实战性还是他的艺术性,套路的多样性都不如中国武术。中国武术缺失的是市场的设计与运营,这一点我们的国家正真努力中,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1998年,国家推出了武术段位制这一具有社会普及功能的武术习练水平评价体系后,使得武术练习的传播具有了国家标准。
2011年,中国武协在全国先后建立了623个武术段位制考评点,数十万计的武术习练者被授予武术段位,这些段位满足了不同层面的需求,也是学习跆拳道的市场运营,1998年,韩国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口号,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韩国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跆拳道就是这其中的一个产品,他们用商业的眼光看到了搏击的市场,并且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用商业激励的手段,设定了简易的品势,明确的段位制手段,谈化格斗技能,突出身体素质的培育,礼仪行为强化,弥补了家族教育的一部分,
并且迎合奥运会体制,竞技跆拳道只用一个直拳,腿法,使跆拳道进入奥运会·····这种商业化,简单,易行,有效的模式,就如当下连锁快餐店,员工可以复制,道馆可以复制。武术,很长一段时间,国家是以竞技武术为主导,并且明确分为竞技套路和竞技散打,前者代表越来越难度的专业化武术,艺术化的武术,彻底和实用武术分开,而散打却又是彻底和表演分开,实打实的战,至于传统武术放扔自流,自立更新,即没有政策扶持,又没有鼓励他们更新,随便,
在这样的环境下,竞技武术套路太难练,只有少数专业队才能玩,散打一般人不敢练,一拳打头,一脚踢腿,然后马上把人摔倒在地。一般人没有防御需求还真练不了,而传统武术极少数人有改革的思想,总是老子天下第一自居,叫他们改变这是大逆不道呀,祖宗的技能怎么能随更改呢,甚至李小龙这样的接近现代的搏击术,有些人连摆头摸鼻子都要学李小龙,这种不能和时代同时进步格斗技能发展太慢了。
2、都说跆拳道华而不实,只适合表演,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跆拳道馆?
A、跆拳道更适合当下想体验格斗,但又想安全,游戏式的训练手段,B、跆拳道已经形成产业化,系统化,商业化。格斗的本质就是研究击倒对手,更直接的说就是打倒对,再狠一点说就是打晕对手,如果我们这样和家长说,这样宣传广告标语,哈哈,那一定没有生源,家长会以为这是流氓拳馆。跆拳道就换一种方式,提倡礼仪,体能训练,适当的防身技能,这就好听多了,
而跆拳道也确实这么做的,把礼仪拔融入到运动中,强调游戏式的体能训练为主,削弱了格斗的实用性,甚至大量的模拟实战,套路演练。这对于当下的社会是合理的,现在的家庭是四二一模式,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宝贝,像这样的家庭试问,小朋友流了一点鼻血怎么,谁能承受,跆拳道是奥运会项目,也是韩国政府不断在研究市场化的项目,注意是国家行为,而落实到其它国家,因为也是为奥运会服务,自然也就成了国家的项目。
3、跆拳道到底有多强,为什么中国那么多跆拳道馆?
跆拳道强,主要从技术和文化上面来进行分析,我把我道馆的精神理念发大家看看,跆拳精神: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道场宗旨:追求自由,完善品格,教育理念:知礼仪,重技击,文武兼修,德才兼备,培训主打内容:精神礼仪:学习中国古代流入韩国的古朴礼仪礼节.实战腿法:学习炫酷之韩国跆拳道腿法,威力巨大.精炼品势:学习手法腿法步法组合下攻防格斗之势.功力击破:学习巧妙击破木板和功力技巧,破坏力巨大.防身自卫:学习如何处理危险情景,逃生防卫,以弱制强.音乐跆舞:学习在欢快劲爆音律下表演各种动作,时尚优雅.从这些方面来教育和培训孩子,让他们身心得到优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