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以后的工作似乎从来没有和大学所学专业相关,但是我觉得大学时代培养的思维方式等会一直影响着自己。即使是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和大学专业相关,也是需要持续不断学习的,不管大学学的什么专业,现在从事什么工作,持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持续学习不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态度。
1、大学专业为历史学是不是很难就业,出来能做什么职位的工作?
历史之于人类,犹如个人之有记忆,在人类一切学科体系中具有奠基意义。历史学则是人类文明的自我反思,人类由此为自身的处境找到历史根源,并因而形成文化传统,迎接未来的挑战,历史学是一门相当古老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它主要以人类历史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学习和掌握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生、发展的过程,理解和弄清历史上重要人物、重大事件以及相关史实的原委、作用和影响,并力图发现和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天的社会生活提供借鉴,
至于历史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进入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应该逐渐改变中学应试教育背景下被动式学习、等待式学习和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状况;学生要善于独立思考,增强问题意识,积极利用各类图书资源和数据库资源,接受系统的历史学专业训练,重新梳理历史知识体系。当前历史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在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博物馆、档案馆从事研究工作;在高校、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在出版社、杂志社、网站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等工作;报考政府部门公务员;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有的毕业生则彻底转行,最终从事了与本专业毫无关联的工作,
2、你大学时学的什么专业,现在做的又是什么工作呢?
答:作为退役军人,当我看到题主的提问时,总有一种暗含“大学所学专业在实际工作中,不一定能用上”的感觉。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和理解罢了,那么,现在我就直接回归正题。说一说,我在大学所学的专业,以及所学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并向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和建议,一、我所读的大学,是一所军事院校。
军校是军官的摇篮,军官的摇篮,就是培养部队所需指挥军官或技术军官的场所。我是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的,在野战部队当了三年兵,然后报考军校。当兵期间,从士兵到班长,从班排到教导队,再到后来的文化补习班,补习班补习文化课期间,向当时的沈阳军区前进报投稿,并以《陆军第一兵教头付振龙》为题的文章发表。此后,因为综合素质较高的缘故,以优异成绩考入到石家庄某军事院校,
加上军校期间国家对自己的培养,毕业后被顺利分配到东北某部基层部队,先后任职排长、副连长、指导员,机关副营职助理,基层教导员,再到后来的机关副团职科长,直到前几年转业到地方,选择了自主择业。二、我所学的专业,是一种技术专业,在我高中当兵前,曾经天真地认为,部队就可以干一辈子;也曾经天真地认为,部队所学专业都是如何带兵如何打仗的专业。
但是,自从我被一所军事技术院校录取后,才知道部队并不是所有人以为的那样,部队也是一个个生活单元和集体,更是一个轮流换岗和充满活力的竞技场。当然,她更加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来投身她,热爱她,说实在的,我所学的专业,到得部队后,也用上了也没有完全用上。因为部队交流任职和换岗相对较快的缘故,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加保持部队的活力和战斗力,
但我敢向大家保证的是,经过部队院校的培养后,对一个人来说,在部队无论从事哪个工作岗位,也无论今后在哪个部门工作,都是对个人健康成长很有帮助的,也是对部队建设很有帮助的。三、我所持的观点,是一个永进的观点,无论是部队院校,或者说地方院校;也无论是热门专业,或者说是爆冷专业。但凡作为青年学生,进得大学之门,就要珍惜时间,珍惜机会,珍惜所在大学的教育培养,珍惜所选所学的专业,
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上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下不辜负父母和亲人的期盼。我是极端反对“在大学混文凭、混饭碗、混人际”的,但通过了解,现在的大学校园,的确又有着两极分化,一种是到得大学真学苦学,抱着学到真本领的;另一种则是60分万岁,只要能够把文凭弄到手,就万事大吉了,前一种情况的大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好学,有的还准备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