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预计负债要注意区分一个概念,就是应计负债。都是负债,不同点是应计负债结果没有不确定性,会计估计很可靠,但是预计负债对会计判断和会计估计要求很高,比如败诉9成,最有可能赔偿金额是400万,那就要入账做预计负债;如果败诉可能性是3成,或者金额不太能估计,就不满足1或3指针,就是或有负债,披露即可。
1、预计负债如何做会计处理?
预计负债有三个指针:1过去事项导致的现时义务2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3金额可以衡量这个概念要跟或有事项联合起来理解,常见的一类业务是未决诉讼。比如被告专利侵权,对方诉求是赔1000万,这种情况就需要跟律师沟通,败诉可能性多大,最有可能赔偿金额多大,比如败诉9成,最有可能赔偿金额是400万,那就要入账做预计负债;如果败诉可能性是3成,或者金额不太能估计,就不满足1或3指针,就是或有负债,披露即可。
如果败诉5成,金额200到800万都有可能,会计就要骂娘了,确不确认都要解释半天,理解预计负债要注意区分一个概念,就是应计负债。都是负债,不同点是应计负债结果没有不确定性,会计估计很可靠,但是预计负债对会计判断和会计估计要求很高,举个应计负债例子感受一下:单位采购原材料,数量单价都已经谈好,供应商也已经送货,但是由于账期90天,为税收考虑供应商会快到期才开票。
2、在审计中,长期股权投资应该索要哪些审计资料?应该如何进行审计?
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核算方法,成本法跟权益法,对于连续审计来说,程序相对比较简单一点。首次审计的时候,需要对股权关系进行梳理,看看到底是控股子公司还是联营合营企业,成本法还是权益法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可以直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披露软件,例如天眼查,企查查等,直接可以查看公司的股权关系。但是网上的信息有时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靠谱一点的审计程序,就是需要获取被投资单位的公司章程,如果公司章程是范本式的,只要持股比例达到51%以上就可以算控制,
如果公司章程很厚,根据公司的情况,设计了不同于常规的董事会,股东大会表决机制,那你就要用心好好看看了。至于联营和合营企业的判断,一般情况下,如果只有两个投资者,对这个企业不具有控制,那么就属于合营企业,如果有三个以上的投资者,那么就属于联营企业,有些公司,虽然股东在公司章程上签字盖章,但是完全没有按照章程来,这时候你就要特别留意一下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层面的会议记录,到底股东是否对公司的一般经营有决定权。
如何核算解决了并表不并表的问题后,就要考虑企业账务数据是否合理,当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下面挂了100多家被投资单位时,一般获取的资料只有两个,即被投资单位单位宣告分配股利的等会决议。这都是单位的财务报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红的时候,两种方法下处理方式不太一样,成本发法下,直接确认为投资收益,权益法下直接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
拿到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两种方法下,处理也不太一样,成本法下,不用调整母公司的单体报表,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需要将控股子公司的报表纳入合并范围。权益法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者更精确的一点说,是根据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变动,相应的调整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好了本期奥老师的回答就到这里,这些只是一些最重要的审计程序,每一家被投资单位的情况都不太一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单独设计特别的审批程序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