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也的确挺适合扮演“官方正式沟通语言”的。法语是仅次于英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也是被世界各国学生选作“第一外语”来学习最普遍的语言(这似乎要把中国剔除出去),而且法语是国际语言,一个说法语的宇航员可能是法国人、比利时人、瑞士人、卢森堡人、阿尔及利亚人、马里人、马达加斯加人、黎巴嫩人、柬埔寨人这样安排,杠精以外的各国观众也比较容易产生亲切感。
1、为什么非洲好多国家说法语?法语的语言圈不小啊?
据统计,非洲有29个国家以法语为官方语言,他们大多曾为法国殖民地或比利时殖民地。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佛得角、中非共和国、乍得、科摩罗、刚果(金)、刚果(布)、科特迪瓦、吉布提、埃及、赤道几内亚、加蓬、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马达加斯加、马里、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摩洛哥、尼日尔、卢旺达、塞内加尔、塞舌尔、多哥、突尼斯,
法语有1800多年历史,融合借鉴拉丁语、凯尔特语、日耳曼语等,被认为“优雅如情人絮语”,又被称作“知识阶层的语言”。它轻言细语,圆润柔和,优美动听,以典雅的语境、睿智的内涵、敏捷的思维和细腻的表达著称,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20、30年代,它是欧洲各国上层沙龙的交际语言,由于其语法、用词严谨,词义明确,形态丰富,表达规范,现为国际奥委会和众多国家间条约的第一书写语言。
2、《流浪地球》中连线通话联合政府为什么说的是法语而不是其他语言呢?
作为一个从9岁就学法语的人,我的理解是这样的,首先,既然是“地球村联合行动”,那就要选择一个联合国工作语言上线,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是“4 2”,即创始时就是联合国工作语言的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后来补充进去的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理论上“连通联合政府”用这6种语言中任何一种都能自圆其说。但片子已经是中文的了,和“官方”通话也用中文未免有些“不够国际”;英文一来大家看腻了,二来也显得“格调落俗套”;俄文、那个啥,就现在没用俄文都有耳朵长疮的影评家(据说还是个没看片就开评的影评家)开炮说“和政府连线用俄语,拍毛熊马屁”呢,惹这麻烦作甚?而且在联合国六个工作语言中也的确是俄语不论使用范围还是使用人数最狭窄,用俄语连线难以服众;西语和阿语是“替补”,正选还没伤停就不用他们上了对吧?于是就只能让法语出场了,
其次,法语也的确挺适合扮演“官方正式沟通语言”的。法语是现代语言中最精确、最少歧义的语言之一,因此很多国际组织(如FIFA、WHO)都规定,不同工作语言文本出现歧义时,以法文文本为准,“官方连线”且是如此关键性通话,使用这样一种歧义较少、不容易引发误会的语言,显然更便于提高反应速度和避免不必要的误判,
而且法语是仅次于英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也是被世界各国学生选作“第一外语”来学习最普遍的语言(这似乎要把中国剔除出去),而且法语是国际语言,一个说法语的宇航员可能是法国人、比利时人、瑞士人、卢森堡人、阿尔及利亚人、马里人、马达加斯加人、黎巴嫩人、柬埔寨人这样安排,杠精以外的各国观众也比较容易产生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