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小衔接,我们考虑了很久,最后选择了一个月的幼小衔接班。幼小衔接,有利有弊,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幼小衔接班,另一个宝妈,孩子上了一年幼小衔接班,骤然从散漫的幼儿园中班到高要求的幼小衔接班,学习压力重,孩子很多不理解,确实很累,总而言之,幼小衔接班各有利弊,可以结合当地的小学、幼儿园及幼小衔接班的特点,认真考察、仔细权衡,在保证孩子不累、又可以适应小学的情况下,成功的完成学前过渡。
1、幼小衔接班要教会孩子哪些东西?应该怎么去教比较好?
你好,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幼小衔接其实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学前班。顾名思义,就是在孩子幼儿园是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教两个方向的东西一、过渡内容既然是过渡,就要先想区别:在幼儿园阶段,孩子更多的是以游戏为主的上课形式,而到了小学,就是听讲的上课形式了。幼儿园阶段,孩子每天有零食、排队上厕所等等,而到了小学,没有了零食,也没有了排队上厕所,同时厕所也分男女了,
当然,还有很多不同所以,幼小衔接阶段,首先要教会孩子的是如何做一个小学生。二、提前学?很多家长都害怕孩子上学后跟不上,尤其是被妖魔化的汉语拼音,所以很多机构直接添油加醋,造成家长越来越恐慌,然后在幼小衔接阶段都开始学这些内容了,主要包括三类:20以内加减法、汉语拼音、生字,其实说白了,就是把一年级上的内容全学完。
2、幼儿上小学要上幼小衔接班,利弊是什么?
我家里孩子目前正经历幼小衔接这个阶段,昨天下课时问她,“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孩子斩钉截铁的告诉我,“很好啊,一点不累,明天还要去”,对幼小衔接,我们考虑了很久,最后选择了一个月的幼小衔接班。结合我家孩子的情况,和朋友们聊聊幼小衔接班的利弊和选择,幼小衔接班的利弊同事儿子去年公立幼儿园毕业上一年级,这一年,她说自己“痛并快乐着”。
幼儿园时孩子痛痛快快的玩了三年,平时也没给孩子教汉字,结果一年级,老师教授拼音速度快,孩子跟起来吃力,每天家长都要认真盯着;另外认字量少,考试时读不懂题意,数学考得不理想,这一年孩子累,家长也很累,而另一个宝妈,孩子上了一年幼小衔接班,骤然从散漫的幼儿园中班到高要求的幼小衔接班,学习压力重,孩子很多不理解,确实很累。
另外,有些自制力差的孩子,因一年级课程提前学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虽然成绩可以,但养成了坏习惯,以后难以改正,两位同事家孩子的实际例子说明:学前孩子应掌握些知识,储备一定量的汉字,但幼小衔接学习的过多,也不利于孩子后期成长。所以,幼小衔接,有利有弊,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幼小衔接班,幼小衔接选择和建议我们综合了两位同事家孩子情况,仔细权衡,最终选择留在幼儿园大班,简单学习拼音、数学,另外学习了识字,寓教于乐的形式,每天学习7个汉字,现在可以简单阅读。
暑假时,报了一个月的幼小衔接班,让孩子适应下一年级的作息时间,孩子不累,效果也不错。所以在幼小衔接选择上建议:根据孩子幼儿园自身的特点,若是公立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可以适当学些幼小衔接内容,但不建议过深,若孩子上了较好的私立幼儿园,可以继续留园学习,以培养习惯和兴趣为主,简单的学习拼音和数学,孩子有个初步接触,另外家长可以有意识的教些汉字。
此外,在幼小衔接和大班毕业后的一些学前的准备,分享给朋友们,一年级的学前准备除了在知识上做好学前过渡,在习惯和能力上也要做好准备,具体如下:心理准备,爱上学。小学和幼儿园学习生活差异很大,一定要给孩子做好心理建设,有条件的可以带孩子提前参观小学,感受学校的氛围,另外可以和其他上了学的小朋友交流小学的生活,让孩子从心里接受上学,爱上学,
作息时间的调整。改变幼儿园散漫的生活状态,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学会系鞋带,告诉孩子下课第一时间去厕所,培养孩子自主喝水的能力。记住父母的电话号码和简单的上学路线,学会打扫卫生,东西扔进垃圾桶,自己收拾书包,认清东西,会收拾东西,养成课前准备的习惯,下课后先准备下节课需要的东西,再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