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能力较强的人,通常具有如下特质。面对纷繁的数据,一个合格的会计必须有清晰的条理,有清晰的处理思路,面对枯燥数据无所适从的人也应该在会计工作面前止步;第三,会计是一个既要与单位内部上下进行沟通,又需要面对税务、银行进行外部交流的工作,缺乏交际能力,性格过于内向的人是不能做一个管理型的会计的,除非你只想一辈子做一个记账员。
1、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会计?
这个问题,如果换一种提法更好,所有人适合做会计,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适合做一个好会计。财务能力较强的人,通常具有如下特质:首先,具有较强的数字敏感度,这是普通财务人员与财务高手的分水岭,这个需要一定的天赋与后期的强化锻炼,我曾经遇到过一个财务高管,拿过来一份财务报表,大致扫一眼,就可以判断出这家公司是否财务造假,
其次,具有原则性,兼具灵活性。财务工作要求我们财务工作人员在现有会计制度下,能够为企业降本增效,所以财务人员除了为企业老板灵活降低成本的同时,必须坚持财务人员应有的原则底线,不违法不违背职业道德,再次,具有较强沟通能力,财务工作需要与老板,跨部门,工商税务审计等沟通,应对各项检查,所以必须具备较强沟通能力。
最后,要控制好自己贪欲,财务工作是比较风险大的岗位,比如说做资金管理岗,如果无法控制自己贪婪之心,挪用公司资金,可能将自己送入监狱,最最后,如果是男性,财务高管机会更多一些,一个是工作强度因素,另一个是一些两性在自然进化中,男性更适合做决策。最最最后,兴趣是最好的职业导向,基层会计人员工作非常枯燥,有的人可能不习惯于这种工作方式,那肯定干不好这份工作,
2、你见过的最厉害的财务人是什么样的?
我认识某央企单位的总会计师,这是个能源销售部门,这位总会计师是个挺和蔼的老太太,今年64了,单位还不敢让她退休,每周都有专车接送到单位,来单位听财务分析会,会议最后就是老太太压轴,告诉负责人员,哪笔账该怎么办,哪笔钱要赶紧付了,哪笔债不要管它,最后大领导强调一句,都听清了吗,按袁总说的拿出方案,然后散会。
这个部门的头儿曾经说过,少一个副局,哪怕是我这个正局都无所谓,单位照常运转,少了袁老太,该局肯定崩溃,原因就是单位的业务太过庞大,财务状况太过复杂,资金周转期太长,单位业务覆盖美欧亚非。袁老太是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上的大学生,81年一毕业就分到这个部门干财务,那时候这个部门还是个科级单位,几十年下来,科变处,处升局,袁老太也从普通财务人员一路升迁,28任主财务师,30岁负责日常财会业务,35岁当上总会计师,主管本局财务三十多年,可以这么说,全局近四十年的账本都在袁老太脑子里装着,每年全局进进出出几百个亿,哪一笔都瞒不了袁老太,
3、怎么样的人适合做会计?
写下这个题目,一瞬间其实心中也很茫然,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会计或财务呢?人的工作,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毕业时选择的职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财务、会计有时甚至是一项适应性很广泛的工作,只要学的专业与经济相关,似乎都能做会计,只是有科班出身与半路出家之分,也就是学会计专业的与非会计专业毕业生之分罢了。前几年我在一家外企做财务经理时,就经常在管理会议和全国的财务人员培训课上提出我的观点,就是:一个合格的会计有两种境界,一种是账房先生,另一种则是管家,
账房先生就是能完全把账记好,如实报告财务成果;管家则是一种规划型的工作了,他需要规划一个企业的财务运作,筹划税收与资本,是一个企业的理财人,从理论上说应该是管理会计的范畴了。从会计人员结构来分,我认为一个记账员或一个初入行的会计,能做到一个合格的账房先生就已经很好了,但如果一个账房先生去做财务经理甚至财务总监,那么这个企业的老板可能就要很累了!所以一个合格的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他就必须是一个称职的管家,如果只能做一个账房先生,为企业着想,那最好还是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