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浩渺如烟,博大精深,从哪里入手呢。这个问题,可能难倒过很多人,绝大多数对中医养生有点兴趣的人,都在中医繁杂的名词浩瀚的典籍面前,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中医六法,砭,针,灸,导引,按跷,中药,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砭石刮痧,不是中医不行,往往是我们没有遇到能行的中医医师。
1、想自学中医养生要怎么入手?
这个问题,可能难倒过很多人,绝大多数对中医养生有点兴趣的人,都在中医繁杂的名词浩瀚的典籍面前,望而生畏,知难而退。其实,中医养生并不需要背很多中草药中成药,不需要一定会摸脉,会背大段的汤头歌诀,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专门的去学,我们可以另辟蹊径,从学会刮痧入手,中医六法,砭,针,灸,导引,按跷,中药,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砭石刮痧。
刮痧的技巧和方法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了解经络的走向,每一条经络的对应脏器,什么样的症状要去疏通哪一条经络,这些是学会刮痧的根本,举例来说,常见的偏头痛,就是胆经不通,因为头疼的部位在头部两侧的胆经,这时候就要在全身的胆经找痛点,一般每一条经络都有自己最容易淤堵的部位,胆经最容易淤堵的部位,首先就是臀部的环跳穴,用刮痧板在这里刮拭,如果淤血很多,出痧很多,那么痧出痛止。
2、初学中医养生看哪本出好?为什么?主要介绍什么内容?
中医的书籍非常多,就以我本人的观点看,倾向推荐学习中医药大学的教材更为理性客观,《中医养生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包括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分别讲述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常用的养生方法和审因施养,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基础理论、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
高校体育教程(中医药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和中医药院校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而编写的这本体育教材,有基础理论、中华养生、运动实践3篇15章,其中“学校体育与人才素质的培养”、“健身的科学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导引养生法”、“太极拳与太极剑”等章节的内容具有时代性与实用性。
3、我是辽宁沈阳人,我50岁了,想学中医,该怎么学?
自学中医,中医自学,说说我的经验吧,因为我就是一名中医的自学者、研习者和爱好者。自学和研习中医多年,一般的身体问题自己就能解决了,自己和家人受益良多,先说说和中医的渊源。我颈椎不好,困扰了多年,加上生活在青岛,喜欢喝啤酒。脾湿特别严重,在没有自学中医之前,身上经常浑身疼痛,颈椎就更不要说了。常常是刚拔罐的罐印还没消除,就得又拔新的,
持续反复了很久,去查找西医检查,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查了个遍,也没有查出什么问题,可自己的身体就是难受的不行。于是,就去找中医看,去了正规的中医院,又是号脉,又是药剂,又是针灸,又是督灸,又是压耳,折腾了半个月,花了好几千,奶奶的,还是没有解决问题。这个时候,真的是求医无门,欲哭无泪啊补充一句:不是中医不行,往往是我们没有遇到能行的中医医师,
偶然的机会,碰到了我师傅——开推拿按摩馆的。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试了一下,真让我震惊了到了:手到病除,一次按摩下来,颈椎立马舒服了。一次全身推拿,身体也舒服了,但是呢,好了伤疤忘了疼。身体好了,就继续开始作了,过一阵,颈椎,身体又不舒服了,就又去找我师傅。就这样,慢慢的也熟悉了,开始交流一些中医的穴位和推拿知识。
这个时候,我醍醐灌顶:为什么不自己学习中医呢?但是,中医浩渺如烟,博大精深,从哪里入手呢?通过思考,我就直接从经络和穴位开始学起,刚开始的时候,也特别头大:409个穴位,看了都眼花。还好,这个时候,自己的哲学功底派上大用场了:逻辑、层次、规律、辩证法无论干什么,都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