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金融类专业,徘徊于金融学和投资学之间犹豫不决。我绝得这是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如果是高考选择专业,哪个有利于录取就选哪个,而不是纠结于金融学和投资学哪个专业好,三、毕业求职,对专业当然有要求,但不是绝对化的,即大学专业≠就业专业,金融学的外延大学投资学,不过大学里选修专业课相对宽松,你可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只要学有所获,一定可以在将来的就业中以更广阔的视野应对需求。
1、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
习惯上把经济学分成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金融学往往划分在应用经济学下,是二级学科。一般认为经济学是金融学的基础,金融学是经济学在金融市场的具体应用,两者比较来看的话,应该说主要是研究的主体或者说切入点不同:经济学是针对人类经济活动、经济关系以及经济规律的社会科学,所谓经济活动,是指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行为。
金融学则是将“货币资金”视作这个“有限或者稀缺资源”来进行深入研究,是经济学在货币领域的深化和细化,从比较广泛的意义上来说,金融学属于经济学研究领域,是专对金融货币流通市场上的经济活动的研究(如期货、股票、债券、保险、银行、风险投资等)。大学里一般性经济学专业主要偏向学术研究,其研究的面很广、课题很大,所以一般不针对具体实用的经济学科领域,
但是从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衍生出了很多新的经济学分支,比如信息经济学、环境经济学(non-marketmethods分析方法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扩展)等等。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金融学发端于经济学,但如今已经从经济学中相对独立出来,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方法,同时,现代金融学依然停留在现代经济学的新古典分析框架内,其特点是从微观主体的理性行为入手(行为金融学也考虑了非理性行为如锚定效应),构建考虑时间和不确定因素的市场均衡体系、考察金融系统在资源跨期配置中的机制和作用。
金融学开创了经济学中比较独特的研究方法,比如说金融资产定价中常用的无套利分析,实际上比经济学中的供求分析更明确,在市场中更容易实现,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新古典经济学发展的预期的概念在金融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金融学考虑了市场中的随机因素,因此市场主体的预期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依赖数理和计量工具进行相对精确的分析,
举例说:研究一个国家(经济主体)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行为),这是经济学的范畴;其中,利用货币发行、基准利率等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这部分同时也是金融学的范畴。研究商品的供需关系(经济规律),这是经济学的范畴;具体到货币的供需关系——即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空间分配[流通],这部分同时也是金融学的范畴,当然,随着理论和实务的不断发展,“经济学——金融学”这一分支衍生出了很多交叉学科,比如财政学、公司金融、行为金融学等。
经济学从业方向: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金融学从业方向: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等,
2、想学金融类专业,是金融学还是投资学好?
想学金融类专业,徘徊于金融学和投资学之间犹豫不决。我绝得这是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如果是高考选择专业,哪个有利于录取就选哪个,而不是纠结于金融学和投资学哪个专业好,原因如下:一、两个专业的基本课程相似度很高,同属金融类专业,理论深涩,对求学者悟性要求高。金融学的外延大学投资学,不过大学里选修专业课相对宽松,你可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只要学有所获,一定可以在将来的就业中以更广阔的视野应对需求,
二、大学里专业不是绝对的,学习优秀的人可以转专业,你可以在大学里根据学习实践,结合兴趣和特长,重新选择。三、毕业求职,对专业当然有要求,但不是绝对化的,即大学专业≠就业专业,就业一方面取决于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取决于你的综合素质,即大学专业不能决定就业方向,总之,对专业不要太抠字眼,敲开大学的门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