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第九版中医教材。《中医临床传统流派》黄煌著,相当于中医医学史,可以对古代中医有个大体的认识,如何自学中医随着肺炎疫情的发展,中医的介入取得疗效,中医再次被人们炒热,捧上高位,学医中医的浪潮又热起来了。
1、学中医,应该先学什么?
我是一名临床中医,学中医已经有十余年,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要学中医首先的搞清楚自己的目的?1.只是一般业余爱好,养生保健?2.还是系统学习诊病看病?学习目的不一样,要学习内容自然不一样,就第一种来说,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的中医畅销书,这些书都比较普及,入门,好懂。这个仅仅是针对普通的业余爱好者而已,如果是想要系统学习中医,就得从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开始。
这些基础知识包括阴阳五行,甚至天干地支等中国,数术的基础知识,难说这些基础知识不是必备的,但是对于一个想要系统学习中医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具体入门的话,谷在古代推荐从师大经典入门也可以从四小经典入门。从四大经典开始,门槛比较高,但是一旦学过去,后面都是好走的路,不是小经典,从初级入门比较好入门,但是后面的路还是比较难,要慢慢的由浅入深。
现代人学中医没有古文化和传统知识的铺垫,可以选择中医学院的教材作为参考,主要用到的书本有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诊断学,方剂学的作为基础,当然,这些只是理论入门的基础,只算知识不算中医的技能。想要获得中医的临床技能,还是得看回经典学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当然,中医也可以从针灸入手,因为针灸可以治疗常规病,一些急症都有优势。
而且学起来门槛并不高,只要学习经络穴位,然后可以试着通过按摩艾灸的入门,具体的可以进一步找一个老师学习针灸的操作,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习中医,关键在于兴趣和爱好,少了这一点很难坚持下去。充一点,你分享的两张脉诊图,这种姿势都是错误的,一看就是外行人拍广告摆姿势而已,但这连姿势都摆错了。中医二羊,了解想要学习中医可以更点击我的头像关注,
2、怎样可以学中医,最基础是哪些?
如何自学中医随着肺炎疫情的发展,中医的介入取得疗效,中医再次被人们炒热,捧上高位,学医中医的浪潮又热起来了。那么,普通人,没有中医基础,能不能学好中医,该怎么学习?这里分批次给出一点点小建议,如果如上所说,文化水平不算很高,初中文化,有什么途径可以自学中医,自学中医,看得懂文字就行,懂得灵活变通。中医入门书籍中医的经典书籍:《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但是,划重点,这四大经典对于初学者其实不是特别友好,我在这里结合自己学历中医10年的经验,给大家另外推荐几本书:《新编中医入门》董汉良著,金盾出版社,该书主要构建中医基本框架,并对每一部分如内、外、妇、儿等介绍了学习方法、主要内容及其参考书目,书很薄,内容丰富,都是干货,
《名老中医之路》,此书很多名医的成长之路值得借鉴,比如说他们是如何成才的,主要学了哪些中医著作。《中医临床传统流派》黄煌著,相当于中医医学史,可以对古代中医有个大体的认识,《中医治法与方剂》现代,陈潮祖著述,可以了解中医的基本治法,常用的方剂。《中药学》,《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第九版中医教材,
教材都是中医院校的入门级别的书,整理成现代人熟悉的阅读方式,十分适合老少咸宜阅读。有些人中医0基础的,一上来就去背诵《黄帝内经》,背诵《医古文》,研究《玄学》,其实那是十分费劲的,有了基础以后再去研究经典,我觉得效果就十分快,中医进阶书籍接下来推荐经典著作的界内有口皆碑的书籍:《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现代·郭霭春著述。
郭霭春,被誉为“黄帝内经”研究整理第一人,看他的书,可以少走弯路,《伤寒论》讲稿、现代·刘渡舟《伤寒挈要》,刘渡舟的伤寒论讲稿深入浅出,是学习伤寒论补充的重要加油站。《伤寒论》、《金匮要略》讲稿,《经方传真》,现代·胡希恕著述,胡希恕讲伤害,业界名气十分大,值得一看,此外,还有很多比较好的书籍,这里就不一一展开,学医先学药,中药很重要,看病先辩证,诊断有疗效,切不要贪图经典玄幻,或者急功近利,而把最重要的大饼丢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