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就没那么好考了,需要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3个科目,这里除了看书做题外,还必须要有经验,因为实务里有主观题的,需要自己写。初级和中级相比,难度确有不同,但是含金量也有很大差别;而且中级可以补考一次,而初级必须一次通过考试;再者将来如果想考高级,必须要有中级的证书;特别是根据国家政策,中级获得的福利比初级也要高。
1、社会工作者证有什么用?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考中级吗?
先说说社会工作者证,肯定是有作用,包括现在的很多招聘,都对该证书有所要求。1、各地工会招聘合同制人员的时候,这个证书可以加分,一般3到5分,而且随着对城市基层社区管理的规范,现在招聘一些社区工作者也需要这个证书,也是加分,比如西安的社区工作招聘,待遇也是不错的。2、有了这个证书可以加工资,也是在各地工会招聘合同工和社区招聘工作人员,一般初级会有200至300的提升,中级会有500左右,还是不错的。
2、社工师中级考试怎么备考?
为了回答考生的这个问题,我专门撰写此文来供大家参考,一篇文章解决备考问题,请勿抄袭模仿。说到“如何高效备考?”,可能很多考生会把注意力放在寻求“方法”上,我在十五年前的教学中就特别强调:针对应试(无论什么专业),不仅要注重方法,更要注重考点内容,还要使这些内容和方法产生实际价值,我把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模式,称之为“鱼渔兼得”,
需要强调,社工师的考试每年都出新教材,教材内容都有一些变化,针对2020年的考试,教材内容的变化很大,高达40%以上的更新率。然而,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社工师的国家职业标准,而我所说的“鱼渔兼得”的复习模式就是紧密围绕国家职业标准和考试大纲而言的,在社工师的应试备考中,近五年多的时间里,我总结分析了至少1500多名一次通关的考生,以及备考过程中,他们跟我相互配合的情况,从而为后来的考生提出如下备考指导:鱼:就是指内容。
哪些必须考、哪些应该考、哪些可能考?最重要的是找出并掌握那些能获得80%分数的20%的重要考点,渔:就是指方法。如果说看书、听课、刷题是方法,你不觉得这样的方法虽然明确但是不够具体吗?所以,怎么看书、怎么听课、怎么刷题才是重点,而且需要复习思路、步骤、方式、误区、工具等加持,效果才明显,兼:就是指角色。
你是谁?这一点几乎所有的考生都容易忽略,而国家恰恰围绕着“你是谁?你会什么?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等角度出题,所以社工师的考生必须要清楚,自己除了扮演考生的角色外,还应该兼顾好每道题案例中所要求的社工角色,如:支持者、协调者、调解者、教育者得:就是指目标,每个考生的目标都是顺利通关,但是这个目标必须分解成对每一道试题的正确回答,也就是说每一道试题中的考点,作为社会工作者,你选择的选项(或回答的内容)将给题中的案主带来什么结果?这个结果是最好的吗?只有最好的、最适合的、最应该的才能得分!也就是说,“得”就是必须要完全掌握“鱼”中所说的20%重要考点的真正含义。
接下来,我讲的内容都是为了实现“鱼”、“渔”、“兼”、“得”,大家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予以选择、补充和完善,从而形成适合你自己、属于你自己的高效备考的途径。我从“共性问题与解读”、“知识结构与必会考点”、“看书、听课与刷题”三个方面予以讲解,一、共性问题与解读这些共性问题,对高效备考顺利通关影响力很强,先把这些问题弄明白非常重要。
问题1:社工师证,应不应该考?解读:不建议考生随大流去考这个证,因为你内心的真正理解和接纳,才会产生努力复习备考的动力,有关社工师证书的含义与价值,网上已经有很多介绍,大家可以百度了解。我只想强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的“国家六大主体人才”,社会工作人才位列其中,足可见其价值之高、意义之大,
注:国家六大主体人才是: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围绕这六大主体人才,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另外,还要提醒大家,国家人社部和民政部联合发布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国家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