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还是有必要的,以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但若没经过论文的历练,你根本不知道这句话的水分有多大,从写论文开始,你需要最基本的逻辑要求,行文思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写作;同时在锻炼你的计算机办公软件以及互联网搜索信息能力之外,还可以更好的理解你的专业知识,对你所学知识的好好运用;从论文写作开始到论文最后答辩都能锻炼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1、大学的论文有必要写吗?是不是大多数都是应付毕业?
写论文还是有必要的,以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1.写论文不仅是对你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的一个总结和探索,也能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现在很多学生都是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才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宏观和清晰的认识,从写论文开始,你需要最基本的逻辑要求,行文思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写作;同时在锻炼你的计算机办公软件以及互联网搜索信息能力之外,还可以更好的理解你的专业知识,对你所学知识的好好运用;从论文写作开始到论文最后答辩都能锻炼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2、本科毕业论文有多难写?
本科毕业论文是衡量毕业生水平的一个重要基准,本人从国内一所211大学毕业,亲身经历了论文的严苛历练,从选题到撰写,从修改到定稿,那几个月相当煎熬,但当你硬着头皮啃下这块硬骨头后,能力的成长是突飞猛进的,回头看的时候会发现是有迹可循的,毕业后我又从事了多年成人学历教育工作,每年春秋两季需要协助指导几百名专升本的学生撰写论文,所以在这方面有一些心得。
我跟大家从三个角度进行分享,一、选题选题是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环节,选题直接决定了论文的方向、深度以及写作的难易。总体来说,选题可以分为三个大类:●开创性课题指开拓一个新的领域、创建一个新的理论或填补一个研究空白,这个方向听起来非常困难,但其实没那么恐怖。理工科类的专业如果在上学的过程中跟着老师做过相关领域的研究、实验等,有一些新的突破,就非常适合这类选题,因为资料是一手的,既有深度又不会重合,
经管类的可以探讨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身处的时代发展得太快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人员可以从技术角度剖析,人文类专业可以探讨这些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同样可以写出深度。●发展性课题指补充、深化已有的观点或修正已有的观点或赋予已有理论新的意义,这一类的选题属于借力使力,我推荐大家读一本书——《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这本书是美国权威的沟通教材,畅销超过40年,作者每隔几年就会进行一次修订,到目前为止已经是第15版了。
每一次的再版,作者都会加入最新的沟通课题,比如博客、社交媒体、facebook等等,每一次的修订都可以理解为是一次发展性选题,在原有理论基础上进行深化、修正等操作,●争鸣性课题在学术研究中,经常有一些现象或问题存在分歧,通过学术争鸣,可以在比较中推动科研和社会的发展。因此选题可以是对学术界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一些理论探讨,这就是争鸣性课题,
比如死刑是否应该废除、基因工程带来的伦理问题等等。你可以独辟蹊径,在众说纷纭的背景下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借力使力,与某一种说法进行辩论,阐明自己的主张,二、撰写撰写的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重点:●设计架构在写作之前,厘清架构是重中之重,为什么有的人写着写着就跑题了,有的人写着写着头重脚轻,就都属于架构没有设置好,跟着感觉走造成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搭建架构,论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几个小点,形成金字塔模式,然后分块往里填充内容,总体来说论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你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你想解决什么问题或提出什么构想;第二部分是详细论述,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或你的构想是什么;第三部分是总结,根据你的论述,得出了什么结论。
●充分论证论文论文,就是长一点的议论文,选题就是提出论点,内容就是提供论据,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论证,论点就像桌子的桌面,想要让桌子稳固,必须要有足够结实的桌腿去支撑它,这些桌腿就是论据。你可以用实验数据、调查报告、统计结果等客观性的资料为自己的观点佐证,论据一定要真实、新颖、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