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中专毕业的学生水平是高于现在的中专学生水平的。现在的中专生,是在初中毕业后,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升入高中后,余下的所有学生免试上中专的,所以和那两个阶段的中专生相比,差的甚远,在我们国家,还有一个时期初中专毕业的学生,文化水平相当的高,那就是在90年代左右,那时候中专的录取,是在高中之前录取的,选拔的非常严格,能够录取到初中专的学生,几乎都是舎在中学的学霸,他们在取得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也取得了国家劳动部所发的干部编制指标。
1、专科生除了自己专业的必修课,还有什么必修课?
说实话,专科生虽然也属于大学生,但跟本科生完全是两个概念。可以说大专中专属于一个层面,本科属于一个层面,研究生以上属于一个层面,专科生日常学习的东西一般都比本科生要简单一些,而且里面会掺杂很多技能性知识。所以专科生除了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还是要尽量去考虑升本,因为专科生的就业范围是比较狭窄的,办公室工作比较少,或者岗位没前途。
2、六十年代的中专相当于现在什么水平?
六十年代的中专,学习水平和文化水平都高于现在的中专水平,按照我们国家现在高考入学比例来计算,那时候的中专入学率,远低于现在的一本入学率,所以说那时候能够考上中专的学生,放在现在,定能考上现在的一本大学,那个时候经过1958年的全民扫文盲运动,全民也还是很重视教育的,小学的入学率已达到学令人数的百分之八十。
但是小学升初中,升学率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大部分小学毕业生都被挡在初中门外,当时的初中远比现在的大学难考。所以,初中生毕业后,绝大多数能考上中专和高中,这个升学制度一直延长到1965年。从66年67年68年的老三届初中学生,中专再没通过考试招生过,老三届毕业的初高中学生都于68年一起毕业,下乡、囬乡到了农村。
那个时期的大学生,中专生、高中生毕业后除继续升学的以外,所有的都带编分配为国家干部和教师,那一层人从各方面比较,水平是相当高的,因为他们由小学升初中时,进行了严格的选拔。当时的中专毕业的学生水平是高于现在的中专学生水平的,在我们国家,还有一个时期初中专毕业的学生,文化水平相当的高,那就是在90年代左右,那时候中专的录取,是在高中之前录取的,选拔的非常严格,能够录取到初中专的学生,几乎都是舎在中学的学霸,他们在取得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也取得了国家劳动部所发的干部编制指标。
他们毕业后大多数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相继取得了成人大专本科毕业证书,有的甚至取得了985、211高校的硕士博士学位,我所见过的那个时代的中专毕业生考上本科高校的人确实少。现在的中专生,是在初中毕业后,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升入高中后,余下的所有学生免试上中专的,所以和那两个阶段的中专生相比,差的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