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玉是雷州本地人,唐贞观5年出任雷州首任刺史。这样也好,雷州市和雷州话总算把雷州府存在的历史延续下去了,否则我们的后代真不知“雷州”二字为何物了,雷州半岛在湛江的辖区内,但湛江所辖的范围更大,廉江及吴川不属雷州半岛,反而就是雷州人对雷州话的叫法非常的信奉,很排斥黎话的叫法。
1、湛江雷州哪里最值得去玩?
湛江雷州市处于我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上,历史悠久。有几个地方值得去游玩一番,一、三元塔。三元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因挖地基时发现了三只蛇蛋,就以此作为“三元及第”之兆来命名。是广东省保护文物,二、西湖、苏堤、东坡亭和十贤祠。西湖原名罗湖,苏轼苏辙兄弟相聚在此,醉游之后,将罗湖改名为西湖,十贤祠是纪念寇准、李纲、苏轼、苏辙、秦观等十位历史上被贬到这里的历史文化名人而建。
祠内有文天祥撰写、姚文田书的《雷州十贤堂记》碑,三、雷祖祠。雷祖祠为纪念雷州第一任刺史陈文玉所建的祠庙,陈文玉是雷州本地人,唐贞观5年出任雷州首任刺史。唐太宗李世民封其为“雷震王”,后人尊称他为雷王、雷神、雷祖,一直为雷州人所崇拜。四、雷州乌石港,乌石港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因海边布满乌黑发亮的巨石,形状奇特而得名。
2、假如海康县不改名雷州市,湛江人会忘记雷州这个名字吗?
也许有这个可能,因为毕竟雷州是唐朝的时候,雷祖陈文玉向朝廷上书命名的。在明清时期,雷州府在广东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与广州府、潮州府合称“广东三府”,明清时期的雷州府下辖遂溪县、海康县和徐闻县。这个雷州府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雷州半岛,海康县就是现在的雷州市,徐闻县也就是差不多,但遂溪县缩小了,旧遂溪县包括现在的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遂溪县、东海岛等。
说起来海康县改为雷州市也不过就二十几年的事,很多年龄大的人至今都不适应,仍然自称海康人。特别是在广州的长途客运站或是在湛江市区的中巴,听到熟悉的雷州话口音“海康海康”,就知道目的地是湛江的雷州市了,1945年抗战胜利后,湛江这个名字才产生。之前只是广州湾那一带,后来又并进去雷州半府的大部分地区和过去高州府的廉江吴川,
所以现在的湛江市是一个集雷州文化与广府高凉文化于一体的地方。过去这两种文化时常有冲突,讲雷州话和讲土白话的人也似乎自成一派,互不来往的样子,但现在年轻一代已经开始交友通婚,比如我是遂溪人,我老婆就是吴川人。我一直比较纳闷的是,不知道雷州话是不是在雷州市建市之后才有这个名字的?说起来我是遂溪人,也是明清时代雷州府的一员了,但我们祖上传下来的方言都叫做黎话,
而且除了湛江之外,还有电白黎、海南黎等。反而就是雷州人对雷州话的叫法非常的信奉,很排斥黎话的叫法,所以,谁能告诉我,雷州市的人,是不是自古以来都把他们的方言叫做雷州话?这个叫法是他们的祖辈传下来的吗?不过这样也好,雷州市和雷州话总算把雷州府存在的历史延续下去了,否则我们的后代真不知“雷州”二字为何物了。
3、雷州半岛属于湛江吗?
这个问题,表面上有点荒谬,实际上是有意义的,涉及到湛江地区的历史演变,从理论上说,雷州半岛是一个地理位置名,如阿拉伯半岛、朝鲜半岛。湛江是一个行政区划,雷州半岛在湛江的辖区内,但湛江所辖的范围更大,廉江及吴川不属雷州半岛。湛江这个名,是抗战胜利后收复法殖民地时改的,之前自1898年起叫“广州湾”,但广州湾并不包括整个雷州半岛,只是一部分,
据相关史料记录,“雷州”这个名,最早出自唐贞观时期(也有种说法是南北朝的陈朝)。当时陈文玉出任东合州刺史,表奏朝廷要求将州名改为“雷州”,其理由是东合州与该州古时的名称合州、南合州容易混淆,后来朝廷准奏,陈文玉也就被雷州半岛人民尊称为“雷祖”,至于他当时为什么要求改名为“雷州”,是因为这个地区多雷吗?好像也不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