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偏爱数学又善长学数学的学生即使为了高考总分勉强自己去学英语,收效不见得好,因为英语需要长时间地积累单词,这一点不爱英语的学生做不到,所以强扭的瓜不甜,还不如多钻研数学,尽量弥补英语所失的分数。我给一个例子,有个男生非常喜欢数学,一点也不喜欢英语,从来都不主动学习英语,到高三时英语的分数往往不及数学的一半。
1、为什么有些人语文,英语特别好,可数学很差?
语文和英语只要多花时间不断重复记忆和积累就行,智商一般就可以了,而数学就不一样了,他需悟性,也就是需有高智商,光靠努力是没有用的。我有一个男同学,在高一时数理化成绩极差,到高二分到文科班,他参加高考五次终于考上师专,他的数学成绩竞然是第一次高考和最后一次高考水平一样,这说明了智商是先天的,后天补不了,所以全国有那么多五花八门的教育机构,就没人敢办智商补习班的,
2、数学好英语差的学生应该怎么针对学习?
我读中学时英语强,数学弱,不是差,但也算是偏科。偏科是永恒的现象,教书近30年,我每一届都遇到在这两科上悬殊很大的学生,要么数学超好,英语超烂,要么反过来,他们不是数老师的宝贝,就是数学的恶梦,对英语老师来说也是这样,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学成这样冰天两重天的呢?我给一个例子,有个男生非常喜欢数学,一点也不喜欢英语,从来都不主动学习英语,到高三时英语的分数往往不及数学的一半。
偏科基本上都是因为兴趣,但是家长和老师总希望偏科的学生能够把弱势科目也补救过来,总是对他们软磨硬泡,这样好不好呢?我个人认为不好,尤其是在英语弱的情况下,不要有短板思维。以前我们总认为短板限制了一个人的发展,因此尽量补短板,现在是信息时代,更需要科技,而科技是建立在数学等理科的基础上的,理科才是硬核。
而且一个偏爱数学又善长学数学的学生即使为了高考总分勉强自己去学英语,收效不见得好,因为英语需要长时间地积累单词,这一点不爱英语的学生做不到,所以强扭的瓜不甜,还不如多钻研数学,尽量弥补英语所失的分数,对于提问的同学这种数学vs英语有如此巨大的偏差,我建议你改学日语,在广东高考中的外语可选英语或日语,二者在高考总分占比相同,学校也与日语培训机构合作,方便选日语的学生学习,而且日语考试难度不大,提分快。
3、初二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但是语文和英语的成绩还可以,该怎么办?
初中孩子如果好好努力,将来会有无限可能,这个孩子如果把数学提上来,考上重点高中一点问题都没有。对于数学来说,中考数学偏基础,让孩子把初一初二的课本都拿出来,反复看例题、做课后题,再用成套的题目训练,一定能考高分,中考数学比日常考得更加基础。我国的各项大考都考得比较基础,中考数学也不例外,也就是说你能够把所有的基本题型掌握牢固,然后再辅以适当的练习,就可以拿高分,
数学课本一定要利用好。数学课本上就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基础知识,让孩子把初中已经学完的所有数学课本找齐,然后从初一第一本开始,逐个例题击破,让他把例题反复做甚至背过,然后通过课后题进行巩固训练,让孩子把基础打牢。只要能会了例题,做会了课后题,就可以举一反三了,成套地做题可以帮助孩子快速提升。把历次考试的卷子拿来好好练习,
成套练习有什么好处?让你可以熟悉整场考试的节奏,体验一下能把整套卷子全部高质量做完的感觉和节奏。我们发现,很多数学不好的人考试的时候根本做不到后几道大题,而成套的联系可以让你从选择题、填空题到后面的计算题全部成体系地训练,当孩子能把各套题目从头到尾做下来的时候,孩子也就进步一大截了,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有答题的感觉,走上考上的时候也不会紧张。
提前预习初三的知识,孩子现在初二,数学差一些,那就在学完以前的知识以后把以后的知识提前学习一下,在初三的新起点上比其他同学更早、更好一些,这样不仅能增强自信心,还可以让孩子增加对数学的兴趣,减轻初三的学习压力。对孩子要多鼓励,设置一些奖励目标,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一个循环:成绩好——学习劲头足——成绩更好——劲头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