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驾驶的核心是“预防措施”。训练驾驶员“更加集中注意力,尽量早地识别并进行有意识地决策,准确而又迅速的动作”是防御性驾驶培训的目标,我们应该做到防御性驾驶,减少事故的发生,防御性驾驶技术是将相关的驾驶技能和驾驶习惯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形成一套简单明了、科学系统的安全驾驶体系,它能帮助驾驶员更清楚地了解人类的“生理缺陷”、更全面地观察并了解驾驶环境、更准确地预测不确定的潜在的危险因素、更及时地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交通事故。
1、什么是防御性驾驶?对于防御性驾驶你了解多少?
我算是一个老司机了,11年驾龄,40多万公里的各种路况综合里程,也遇到过很多突发的情况,对于防御性驾驶,谈一下我的看法。防御性驾驶的一些原则一、充分的预估风险开车上路,难免不会遇到这种风险和突发性的情况发生,比如前方车辆的急刹车、突然出现的障碍物和土坑、横穿马路的行人,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这种时候,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做出判断,预估风险,
二、尽量看的远一些、看的广一些不少人在开车的时候,注意力只会放在行驶车道的正前方,对于对向车道、岔道的情况没有去进行关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过于聚焦和集中,无法及时的发现周围的突发情况,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比如岔道有车辆或者人员突然窜出来,往往会导致措手不及,酿成事故惨剧的发生。三、多看后视镜除了尽量看的远、看的广,还需要多看后视镜,通过后视镜来掌握左中右车道的后侧车辆的行驶状态,道路行驶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并行车道加塞超车等情况,有时候会带来很大的危险,我开车的时候因为养成了习惯,经常观察后视镜,能够及时的了解后方车辆的超车加速意图,判断自己的前方是否有合适的空间提供给对方,进而做出提前让速让位或者加速封死超车位的驾驶动作,减少因为强行加塞带来的危险概率,
四、及早采取动作开车上路,一定要预留提前量,远远看到前方路面有异常情况的时候,要尽早就做出应对处理,及时做出变道、减速、打灯等动作。我在路上跑的时候,尤其是高速路上,或者夜间行车,如果发现前方有堵车,我会提早开始减速,同时开启双闪,提示后车减速,既能够避免急刹车对制动系统的磨损过多,又能规避因为急刹导致后车反应不及时而追尾的事故发生,
五、留出富余的安全空间道路行车,一定要预留出足够的车间距,尤其是高速行车,任何车辆的刹车距离都会长达几十米,考虑到人的反应时间因素,车间距应该拉的更大,为自己预留出足够的安全空间。高速上开车,经常会看到追尾事件的发生,没有其他原因,就是追的太紧了,后车没有安全车距的意识,前车也没有意识到后车追的太紧,没有采取一些保护自己的压制性措施,比如连续轻踩刹车减速来提醒后车减速,或者干脆变道让车等,导致追尾事故的发生,
六、在恶劣天气中,一定要让自己显得更醒目自己的驾驶技术、意识再好,你也无法保证跟你一起在路上跑的其他司机也是靠谱的。这种时候,一定要让自己显得更醒目一些,比如说在雨雾天开启前后雾灯和双闪,夜间行车在会车之前关闭远光灯,通过频繁切换远光灯和近光灯提醒对象来车,超车的时候打左转灯,换车道的时候打转向灯等行为,都有助于提醒其他司机关注到你的行为,确保尽量不和你的行车路线发生冲突,
防御性驾驶的好处1、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我有一个前同事,10年的驾龄,0违章,0事故率,真心佩服他开车的稳。2、降低车辆的损耗和油耗水平,防御性驾驶更注重开的稳,不会急停急刹急加速急减速,这样更有助于提高车辆的寿命,减少维修养护的成本代价,3、事故减少了,保险的索赔自然会减少,出险少,保费也就能够逐年减少,更省钱了。
2、如何做到防御性驾驶?
出行安全是每个人都关注的问题,行车安全更是值得关注,现在有车一族的越来越多,发生事故的几率也在逐步增大,这期间不乏缺少安全知识,驾驶技术与胆大心细息息相关,那么,我们应该做到防御性驾驶,减少事故的发生。所谓防御性驾驶:防御性驾驶技术是将相关的驾驶技能和驾驶习惯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形成一套简单明了、科学系统的安全驾驶体系,它能帮助驾驶员更清楚地了解人类的“生理缺陷”、更全面地观察并了解驾驶环境、更准确地预测不确定的潜在的危险因素、更及时地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