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目标上,传统教育是孝忠,当下教育是做事,未来教育应该是成人,就是具有世界眼光、民族情怀的文明人,突出体现在仁爱之心、终身学习能力和持续创造力三个方面。什么专业更容易去大学做教师工作呢,站在大学教育角度讲,学术型和应用型大学比例不协调,很多高校以“学术型”为荣,忽视或歧视“应用型”。
1、现在的教育方向是什么?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虽然未来已来,但未来还有未来。这个问题是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很远、很近、很虚、很实的课题,大到无外,小到无内,我想从务虚的角度试着简要回答。第一,成人是教育方向,在教育目标上,传统教育是孝忠,当下教育是做事,未来教育应该是成人,就是具有世界眼光、民族情怀的文明人,突出体现在仁爱之心、终身学习能力和持续创造力三个方面。
鉴于此,知识考试必然向能力考察转变,不管大家信不信,中国的高考制度将被革命性的颠覆,第二,智能是发展趋势。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教育,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其对教育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一是从幼儿教育开始,人工智能将从孩子0岁到大无时不有;二是全世界精品课储存于一枚小小的芯片,菜单式定制,个性化教学,如同整个宇宙了然于胸;三是优秀教师的语言和方法身份证化、集成化、大数据化,让孩子从享受最好的教学发展到享受最好的教育。
第三,资源是育人保证,未来教育和当下有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使到了将来,人的非智力因素发掘也不能丢弃,资源仍然是育人的保证。一是本能资源的开发,把人的舞蹈、语言、运动、编程等进化体统传承下去;二是自然资源的利用,让人在回归自然中启迪思想和心灵;三是各种资源的整合,如创意创造、珍爱生命、人与社会、自己与世界等等,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升华感悟缔造人生,
2、请问大学学什么专业更容易去大学做教师工作?
想到大学做教师工作,这理想不错。那么,什么专业更容易去大学做教师工作呢?我认为:首先,热门专业和新兴专业相对容易一些这是因为,大学开设专业也是有一定的方向的,具有一定的趋热性,他们往往是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市场营销热门了,汉语言冷了,在缺教授的情况下,汉语言老师摇身一变成了市场营销课的老师了,
这个时候,如果你恰恰是这个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往往会被降低条件录用了。比如现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比较热门,如果你有相应的条件,到大学谋一份职业还是问题不大的,其次,太冷专业也会有一定的机会太冷的专业,硕博也冷,毕业人数相对较少,展开进行深入研究的不多。这些学科的老师往往比较死板,上课瞌睡虫会肆虐,
所以,如果你研究比较透彻,上课能吸引学生,你会很受欢迎。比如易中天、陈果,宛如在沙漠中开放的两朵艳丽的鲜花,他们教的学科比较冷,但是人很厉害,在大学里颇受欢迎。第三,科研是很苦的,要做好心理准备苦不苦,看看教授宛若仙人球般的脑袋就明白了,这是轻的,更多的,是像沙漠般寸草不生的。科研工作是很烧脑子的,如果想当教授,必须做好思想准备,而不是羡慕大学教授丰厚的收入,或者有女研究生可以单独辅导,
3、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主要出在企业、学生,还是大学教育?
谢邀。目前普遍存在一个“矛盾”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站在企业的角度讲,企业希望招到有工作经验、专业对口、综合素质高的应聘者,最好是能经过短期培训或不经过培训就能直接上岗的熟练工人。对于企业来讲,培训新职工尤其是毫无经验的新手,不仅耗费时间,而且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是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比较顾虑的一个因素,
对于有培训意向的企业来说,最大的顾虑是职工的稳定性。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多是将第一份工作作为“跳板”的,前三年换三五个工作已经不是个案,企业耗时耗资培训完之后,职工干不了几个月就辞职或者跳槽,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损失,而且还会影响职工队伍的稳定性,打乱生产进程和计划,因此,企业宁可提高薪酬招收熟练工或者高薪“挖人”,也不愿低薪招聘应届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