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和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有关,1虽然教育部一直在强调实践环节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形式上本科的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和职业教育的内容转笔也很高,但是现有高等教育的主题还是学历教育,整个评价体系中对学生就业或者职业教育并不是最重要的内容,高等院校教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而非技能的传授,因为学校的知识和企业行业的技能之间是有很大时间差的,学校的知识相对应用较为陈旧;2学校的老师的角色是教师,而不是职业人,绝大多数老师对产业和行业没有认识,只对教师这个职业有认识,也没有企业经验,没有当过运动员怎么能做好一个教练员,而学校的就业指导基本都是辅导员在做,辅导员一般也都是从学生直接到辅导员岗位,对就业根本没有实践经验;3培训机构特别是IT培训机构,一般都是有开发经验的工程师转行做老师,实践经验丰富,本身就是产业人员,同时培训机构一般都是一项技能半年全天封闭学习,强度大,时间长,因此和学校的几十个学时学习比较基础扎实,练习量大,短期就可以提高到职业水平,同时培训机构有就业经理专人专业和企业对接就业,资源丰富,另外也和业绩挂钩,所以都敢于承诺保就业,因此信息类专业学生建议有条件还是在就业前参加培训机构的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
1、大学生怎么考公务员?具体流程是什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这个问题我来回到:问题一、大学生怎么考公务员?这个问题可以理解为如何备考:1.关于笔试。笔试是公务员录用的第一关,公务员的笔试一般为两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科,如果是部委岗位,如外交部、银保监会则加试专业科目,《行测》主要考察应试人员从事行政工作所具备的职业素养,测试内容包括五大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
《申论》主要考查应试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考试,笔试的备考遵循其他应试经验,基础-提高-冲刺,在理解的基础上辅以大量的习题训练,良好的备考心态和持久的奋斗精神,方能在笔试中突围。
2.面试,面试题型分无领导小组讨论和结构话面试两种类型。无领导小组讨论指由一组应试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做出决策,结构化面试题型则考察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与工作有关的问题和各种可能的答案,并根据被试者回答的速度和内容对其作出等级评价的面试。在进入面试环节的备考期间,一定要熟悉考试的题型和开展方式,对流程有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