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非常重要,家长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幼小衔接阶段,家长最应该做什么事情呢,对于幼小衔接,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就是给孩子各种补课,你好,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幼小衔接其实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学前班,提高幼小衔接的数学能力,不妨从认识数字、比较大小多少开始。
1、幼小衔接阶段,如何教孩子识字?
孩子一般都有小画板吧,一天写两句话,或是一首儿歌,一首诗,不光会背会说,渐渐的也就认识了,一边玩一边学是最快的,现在识字的方法多样,我儿子不到三岁,他喜欢看路边所有的灯箱牌匾,从最开始认识,药,早餐,美发,洗浴,减肥,到现在可以,念出交通银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很多的字了,每天都要逛二三次街,时间久了,见过的就都认识了,也没特意去教认识某一个字,他感兴趣了,不认识的就主动要求你读一下,他便记住了。
2、幼小衔接班要教会孩子哪些东西?应该怎么去教比较好?
你好,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幼小衔接其实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学前班,顾名思义,就是在孩子幼儿园是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教两个方向的东西一、过渡内容既然是过渡,就要先想区别:在幼儿园阶段,孩子更多的是以游戏为主的上课形式,而到了小学,就是听讲的上课形式了,幼儿园阶段,孩子每天有零食、排队上厕所等等,而到了小学,没有了零食,也没有了排队上厕所,同时厕所也分男女了。
当然,还有很多不同所以,幼小衔接阶段,首先要教会孩子的是如何做一个小学生,二、提前学?很多家长都害怕孩子上学后跟不上,尤其是被妖魔化的汉语拼音,所以很多机构直接添油加醋,造成家长越来越恐慌,然后在幼小衔接阶段都开始学这些内容了,主要包括三类:20以内加减法、汉语拼音、生字。其实说白了,就是把一年级上的内容全学完,
3、如何检查幼小衔接的教学效果?
暑假结束后,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升入小学一年级,在幼儿园生活的怎么样呢?是否会适应一年级的生活?可以从会听、会做、会说三方面检测幼儿园的教学效果。第一个方面:会听,孩子能听懂老师说的话,并根据老师说的话做出正确的反应。例如,老师说,发言之前先举手,叫到你名字再发言,会听话的孩子就明白,想说话得先举手,老师叫到他的名字后,再说出自己要说的话。
而不会听话的同学,会在教室里喧哗或者上课随便接话,再举个例子,例如老师说,同学们站成两排。会听话的同学就会自动站成两排,不会听话的同学还在东张西望、追逐打闹,会听话的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听课效果也会好。幼儿园老师一定花费了许多精力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分析力和遵守纪律的习惯,为了培养孩子的这些养成习惯,老师在培养孩子的兴趣上下了很大功夫,没有一段时间的听话训练,会听的能力是培养不出来的。
第二方面:会做,学生看着老师的动作会模仿。例如,老师跳一段舞蹈,孩子能跟着做;老师做广播操学生能跟着学下来,模仿能力强的孩子接受新知识一定快,不仅记忆力强而且专注。老师在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上,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第三方面:会说。平时老师给幼儿园的同学讲了许多故事,有的同学记住了,会说出自己记忆中的故事版本,有的是原版的,还有的是创新版的,都很好,
原版的说明孩子的记忆力好,老师讲的故事生动,吸引到他了;创新版的,说明孩子想象力丰富。会说还体现在孩子对待客人的时候,能否有礼貌的和客人主动问好;能否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会说的能力是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耐心和孩子接触,不断启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培养形成的。现在的父母,在孩子上一年级之前就让孩子认识了拼音,并会拼读,还认识了一些字,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幼儿园有时还教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书写,但要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这些都可以,考察幼儿园的教学效果其实就是考察孩子上学的适应能力和基本的养成习惯,这与孩子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也有很大关系,不能用固定的模式去评定,但从孩子的整体面貌会听、会做、会说中,可以看出幼儿园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对孩子的辛苦付出,相信在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培养下,孩子一定会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