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自学中医应该从哪里入手?《黄帝内经》怎么入门?
1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先看五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然后五版教材内经讲义,分章节看,比如看完阴阳五行就看内经讲义阴阳五行部分。同时对照一本完整版的黄帝内经带白话的那种,哪一篇内容涉及到了翻一翻,这三本看一看,至少一遍。可以看两到三遍,接下来,中医诊断学还是五版教材。到这里理论部分也算过了一遍,2第二部分,不看中药,不看方剂学。
看伤寒论讲义五版教材(五版教材绿皮的,我觉得挺好的,废话不多,干净简洁,)或者郝万山伤寒论讲稿。这个不是直接按伤寒论原文排版的,同时熟读相关条文,不必要按顺序一条条读。比如少阳证小柴胡汤证,涉及到小柴胡汤的,还有提纲证,适应症,误治,禁忌,放到一起每天熟读熟读。伤寒论多看几遍看个三遍以上,后面就看温病学。
然后再看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也不一定非要按顺序看,先看常见,常用的。如虚劳,血痹,湿,痰饮咳嗽。看金匮要略可以对照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白话一起看,每个章节需要做整理。后面看完这些,再把中药学,方剂学过一过。为啥先看经典,得有个整体概念,疾病的发生发展,光看四门基础课大部分看不了病,因为不会辩证。后面就是大量的医案,
4、中医可以自学吗?要从什么地方开始着手?
中医是可以自学的。历代的中医大家之中也不乏自学成才之人!比如徐灵胎、黄元御、傅青主、岳美中、蒲辅周等等,学习中医的方法因人而异,可以直接从中医的经典入手,也可以从现代中医药大学的教材入手再研读中医经典也可以,殊途同归!如果从中医经典入手,中医的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路》和《温病条辨》要多看多背烂熟于胸!要做到张口既来!中医一些基础的著作比如《药性赋》、《汤头歌诀》、《药性歌括四百味》、《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四诊心法要诀》,能够背完这些基础的东西,就打好了学习中医的基础,这些对于一个中医医生来说是必须要背的!刚开始背的时候也许会枯燥无味,但是要坚持,以后临床之后就会发现这些基础的东西很有用!之后可以看一些医案,我个人比较喜欢看医学全书,《汪昂医学全书》,《徐灵胎医学全书》,《黄元御医学全书》,《陈士铎医学全书》,《张景岳医学全书》,《叶天士医学全书》等等,《医学衷中参西录》,《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医宗金鉴》这些不可不读也!如果从现代中医药大学的教材入手,可以看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