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青春饭,本质上是因为年轻,体力好,性价比高。不是吃青春饭的不好作为10年的IT从业者,作为过来人,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了解到的IT行业,大家觉得IT是吃青春饭,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IT行业并不完全是吃青春饭,只能说你在年轻的时候思维能力或者价值提现在公司可能会更高一些。
1、IT行业是不是吃青春饭的?
是不是吃青春饭的不好说,作为10年的IT从业者,作为过来人,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了解到的IT行业,大家觉得IT是吃青春饭,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很累IT研发工作的轻松与否和公司、行业有很大的关联,因为IT是朝阳产业,中国的IT产业还处于劳动力紧缺的情况,所以有很多类似华为这样快速发展的公司是提倡加班文化的,一线互联网企业,比如BAT,TMD,都是996工作机制,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精神长期紧张,休息时间少,透支健康,感觉身体被挖空,所以感觉很累。
二、35岁以后就出现天花板?笔者今年33岁,比较了解35岁这个现象,大多数IT工程师很少是只做技术,不与其他人沟通,因为不可能一个人做完所有的事情,有沟通必然有管理,所以技术和管理是同步进行,项目经理也是工程师,工程师也可以做项目经理。35岁的项目经理,部门经理有很多.有人会这样说:做到上面,经理或者更高级岗位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大,当然会碰到天花板,
这是一种悖论,因为这种理论放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适用的,按照这种理论,任何行业35岁都有天花板。事实是不是这样呢?随着年龄的增加,任何一种行业的从业人员,都会阅历增多,如果阅历增多的程度大于你身价的增加,你就有很多机会,如果小于你身价的增加,你就会被逐渐淘汰,这是真理,而不是年龄节点论,三、IT是不断需要学习的行业,知识体系更新很快,不学习就要被淘汰。
IT是不断需要学习的行业,知识体系更新很快,不学习就要被淘汰,IT行业的知识更新快,优胜劣汰也是非常残酷,但任何人,只要走上社会,都应该向前看,不能只是停留在睡懒觉过舒服日子的学生时代,不学习就会被淘汰。而在IT行业,没有被淘汰的人,都获得了超过其它行业没被淘汰的群体平均水平的利益,IT行业是创造神话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巨大梦工厂,在中国,从来没有哪个行业像IT行业这样创造一批批的财富神话,制造一批批优质的社会精英,
2、程序员为什么是个青春饭,而不是像医生律师一样越老越值钱?
我先后从事过机械、电气、信息技术行业,有对比才有伤害。第一、程序员所涉及到的技术更新换代快,经验难以积累计算机编程,总共出来也才几十年,现在还在高速发展中,更新换代非常快,从DOS编程到windows编程、Linux编程,再到移动端编程。每一次跨度都非常大,需要不断地熟悉不断变化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虚拟机(或解释器)、框架、引擎。
比方说你做安卓,得熟悉安卓操作系统,使用python,得熟悉python的解释器,使用spring框架,又得熟悉这一整套不断更新迭代的“大家伙”,做Web开发,还要遵循不断升级的Web标准,好不容易学会了表格布局,结果出来一个div css,好不容易熟练了jquery,结果听说vue火了在一个技术变成主流之后,之前好不容易积累的经验,就会变成过时的技术。
比如说某个人现在40岁,那么他可能35岁之前学的东西都不值一文,医生、律师、机械、电气则没有这个问题。拿电气里面更新比较快的PLC编程来说,我接触20多年了,现在和以前,还是没有什么变化,没有听说过哪个电气工程师20年前的经验过时了的说法。既然经验难以积累,那自然不会越老越吃香了,程序员也有过时比较慢的技术,比如系统底层开发、驱动开发、嵌入式开发、芯片开发。
但是技术要求高,需求小,工资还不一定高(收入与市场高度相关),不是说技术难度越高收入就越高。比如一个苦练20年的京剧艺术家的收入就不及一个只学过2年唱歌的流行歌曲明星,第二、程序员试错成本低一个人在写代码时,会非常频繁地调试(debug)以及测试(test),它们的成本是如此的低廉!我写代码时,基本上不到两分钟就要debug或run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