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同样是专业是“英语教育”的翻译,和你聊聊做翻译的那些事儿。我有一位翻译朋友,专门承揽“土壤修复行业”的翻译任务,本身也具备了深厚的学识,目前大型企业和专业期刊经常找他翻译这个细分领域的材料,基本上一提这个行业的翻译,前三个人中就有他。
1、怎么学好英语?
一点浅见,如果是留学生要想改进口语,读2-3本小说《小小的,厚厚的那种》一打开,满篇都是对话的。看着书,大声朗读,读10本小说,口语基本没问题了。如果是学生,选一本教科书,系统的学习,要想学好英语,跟着教科书一步一步学,才能学好基本知识。生词,看见3次以上,再去杳是什么意思,3次以内,按照字面发音读过去,读下去,多出现几次生词,不用杳也猜到大概意思了。
2、高三不顾家人反对按照自己的想法选的翻译专业,可是翻译专业感觉现在前途越来越迷茫了,我大一,该怎么办?
我高中选大学的时候,自己报的所有专业是语言类,但是当时被当老师的叔叔全都改成经济类的,因为那时候经济类的很火。上了大学之后,一度对自己的专业很迷茫,感觉看不到希望,我还是喜欢英语,于是又自学了一门英语专业,还学了一门日语。当然,我也很认真的上本专业的课,虽然累,但是感觉大学生活很充足。大学毕业,我专业的对口是银行和公务员,我不感兴趣,选择了从事跟英语相关的工作,
你的翻译专业,其实大一应该是还没有细分,到了大二会让你选择方向。大学包括现在,有机会也一直在学翻译之类的东西,我想说的是,翻译其实是一个挺有挑战性的专业,因为它需要你的英语基础扎实,需要你的积累。口译需要你口语和反应速度,笔译则需要你的踏心以及耐心,你可能感觉起初学不到什么东西,这都是正常。因为可能你在报这个专业的时候感觉这个专业很高大上,真正接触才发现没你想的那样,有了一定落差,
3、英语要怎么学?
本人研究英语多年,完全依靠自学,踩过所有坑,研究过各种方法,教的学生目前已经有出国,并且在国外大学语言预备班中表现良好,可以快速融入国外的生活。我可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列出所有的细节,不过碍于篇幅,就简单说说,信不信由各位自己判断,首先英语学习是分周期的,不同周期干的事情不同,远远不是某些答案说的,要一个音标学一个月,每天要读句子,或者拿个小纸条记什么短语,这些说法不能说错,多少也有点用,但绝对是低效的学习方法,甚至有误人子弟之嫌。
初级周期,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好好练发音,这是由于英语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表音文字就应该以发音为重点,表音文字的拼写和发音联系如此的紧密,不好好练发音,基本学不好英语。发音的训练只需要好好学习音标,并且学习基本单词的朗读即可,这里有个误区,很多老师总是死抠发音,并且让学生做笔记区分概念。这种做法有很大的弊端,即你概念区分的再明白,你的实战依然很垃圾,况且对于一个初学者,只要能用音标把单词读出来就算成功了,语言是实战项目,总玩理论没有什么卵用!多少人还傻乎乎的陷入理论陷阱无法自拔!这个部分最多七小时就可以结束!学习中期,这个阶段对于不同的学习者有两条路径选择:第一条,学习单词的直读直写,能读就能写非常高效,第二条,或者继续强化读句能力,最好找个老师带着你读,把你的发音好好纠正一下,舌头的灵活度练好了,有益无害,原因嘛,很简单,没发现老外说话很快吗?如果你也能说那么快,对于听力和口语表达非常之有好处,
一个月差不多了。学习后期,逻辑层面阐述语法以中文做对比,把英文语法和中文语法进行对于阐述,最起码明白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更好的驾驭英语,逻辑理解不了,基本还是摆脱不了中式思维,目前市面的课程,田静的考研一和考研二的语法部分还行,那个属于串讲,算是能帮学习者做一个整体的梳理,不管是不是考研看看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