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什么都没有,就搞点小生意,这得有本钱,这样也自由自在,但千万别去摆地摊,因为海口在搞‘双创’城管和管理人员无处不在,不要惹不必要的麻烦。从题目来看你巳打算在海口定居了,购房,去年海口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4.3,旅游做得比较成功的又属于三亚,海口在旅游方面的知名度并不高,或者说宣传不到位。
1、在海口开网约车前景怎么样?
我就是网约车司机不用听他们说亲戚朋友之类的我把我的感受告诉你、我开的是凯美瑞舒适性的(车是新车一年就跑了8万公里)滴滴公司要求穿正装当然单的金额比快车稍微大一点、主要接的都是机场单但是机场单也没那么好接了都是滴滴系统指派预约抢不到有人用作弊软件抢(如果是快车就要看分数、有的时候比别人少一分都要搞死人、有可能在机场蹲一天)想赚钱基本从早上凌晨4点开始就要送机然后在市区开始捡一点小单跑跑一直到晚高峰(尽量往机场那边靠)美兰机场最后一趟航班大概在2点多有时候3点也有航班、所以在美兰机场通宵是常事、所以当你接完接机单后就要开始你的送机单所以都是连轴转。
2、海南海口发展前景怎么样?
海口的发展有其局限性,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的倾斜与支持力度,为什么这样说?1.交通不便整个海南四面环海,首先从交通上就极为不便,远离大陆,出入只能以飞机和海运为主。从广东徐闻到海口渡轮至少也要花上一个半小时,节假日3、4小时以上,要是遇上个台风天,往往会停航(包括飞机和渡轮)一天乃至数天。
2.人口少全省总共才940万人,作为政经中心的海口,去年常住人口仅为233万,城市主体的城镇人口更是只有183万人。内地一个大点的县或县级市或许都能上到100多万人,海口的规模也就相当于两个大县,人口基数小的同时也制约影响到了城市规模的扩大,3.经济和产业偏科严重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海南的经济结构还是比较偏科的。
早先以房地产为主,搞成了泡沫以后,又着力打造旅游和休闲产业,但旅游首先又局限于交通,只有飞机才能出入。而且旅游做得比较成功的又属于三亚,海口在旅游方面的知名度并不高,或者说宣传不到位,去年海口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4.3:16.5:79.2。整体经济高度依赖于旅游、交通运输、零售批发、餐饮住宿之类的服务产业,
而这些行业又直接取决于人口的多与少,交通是否便利。本身人口基数就少,外面的人进来一趟也多有不便,没有客流哪来的消费能力?经此疫情后,现在出个门都难上难,更别提跑千里迢迢跨海去海口消费了,另外第二产业只有16.5,说明严重缺乏工业基础,只具备少量生产制造能力。工业底子薄弱,配套极不完善,无法吸引以生产制造为主的企业落户,
从而形成一个不算好的循环,工业底子越是差,越难以吸引工业制造型企业,则越是依赖于服务业,甚至仅有一成多的工业也会被服务业侵蚀耗光。4.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殊优势海南全省都没有一个特别具有竞争力或者说独特的优势,就不说海口了,假如科教文卫厉害,则可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流入,培养建立起海口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提升教育和卫生水平。
如果海口有一所985大学,椰风阵阵阵之下最美的大学又几时轮得到厦大?又或者是国际交通或航运枢纽,国际客流,货物需要从海口中转,从而形成外贸和航运优势,哪怕是形成如国内交通枢纽,如郑州、武汉类似的交通优势,对当地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只可惜海口都没有!所以海口的经济还处于极为一般的水平,去年经济总量仅有1672个亿,人均GDP7.2万,
在国内31省市中处于倒数第三名,仅高于西宁和拉萨。因此,海口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政策倾斜和内地兄弟省份的大力支持,既然工业不行,那就着力发展服务业,还好,随着海南自贸区的推进,国家想通过海南打造一部分金融中心的功能,如加大免税力度,可能实施全面设关封岛等等,现时在海南免税店买东西要便宜得多等等,以后去海南还真有可能要出入口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