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班主任,应该自然成名。我没有贬低这些名师、名班主任的意思,而是,我们现在很多名师、名班主任都是根据条件、由官方强行包装出来的,对于名师、名班主任,大家都从来没有完全相信过,但后来,捆绑在名师头衔上的好处太多,名师的产生,就大多于会做人关系更大,和真本事关系越来越小。
1、家长补课都在找名师,可是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名师?
我自诩是学生心目中名师,可是不会阿谀奉承,所以至今默默无闻。名师不是看他身上有多少光环,而是他教的教学班的升学率,才是关键,育人是自己在教育的路上能成为学生心中的航标灯。不仅仅是蜡烛,燃烧自己是不够。很多人多会迷信其外表的光彩,殊不知,有些东西得来不是靠自身的能力的,有路子,有票子,会赞歌,自然有些东西源源不断了!。
2、后“胡红梅”时代,你还完全相信名师、名班主任吗?为何?
什么叫“还完全相信呢”?对于名师、名班主任,大家都从来没有完全相信过,尤其是对于那些官方圈养、评定出来的名师、名班主任,实际含金量我们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01、为何如此?我没有贬低这些名师、名班主任的意思,而是,我们现在很多名师、名班主任都是根据条件、由官方强行包装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当然有些有能力的人也被包装进去了,但是更多的没有能力的人,也在指标的作用之下,成为了名师、名班主任。
然后,这些本身在教育教学上没有几斤几两的人,因为搭上了名师、名班主任的船,为了扩大名气,就整天沉迷于出书、讲座、各种活动去了,也就更加丢失了教育的初心,甚至可能连原本的那点教育教学能力也丢了,像胡红梅,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话说,她原来的时候不是一个认真负责、有所建树的老师么?从她的履历当中,我们能够看出,她前期很多的奖项,还是需要一些对教育的付出才能获得的,
但是,她的才能真的撑得住后期的那些国家级的奖项么?很显然,她是撑不住的。就是因为才能与头衔不匹配了,所以,为了让它们匹配,这样一位原先挺有作为、挺有理想的老师,只能走上弄虚作假的道路,而一旦走上这条道理,她就没有了回头路,只能越走越远,最终,终于倒在众人的唾弃之中。02、名师、名班主任,应该自然成名,
胡红梅事件,留给我们的思考是:人为地制造名师、制造名班主任,这是对于教师本身、对于教育来讲,真的是好事么?显然,名师也好、名班主任也好。他们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江湖高手,他们能力的高低,不是靠官方封出来的。不是说,官方给你个武林盟主的头衔,你就可以去统帅群雄了,在血雨腥风的江湖里,要成为高手,只能是靠勤学苦练,只能是靠在江湖中摸爬滚打,自然成长。
一切包装出来的绝世高手,一到比武之时,基本都是怂包,所以,我是主张,名师也好、名班主任也好,一定要自然成名。03、结束语:我的想法是,一线教师的工作,含金量其实是差不多的,你多有名的名师、名班主任,我们细细研究他,无非早期的时候,他比人家认真一些、勤奋一些而已。像这样的教师,我认为,咱不能过分地捧,你不捧他,他可能永远都这么认真、勤奋,但是你一捧他,他就飘飘然不得了,最终要走上追名逐利、放弃初心的道路了。
3、后“胡红梅”时代,你还相信完全那些名师名班主任吗?
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因为一个胡红梅,就全盘否定所有的教学名师和优秀班主任,不可否认,胡红梅之类的人在一定程度上玷污了“教学名师”,“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使大众对教学名师,优秀班主任的含金量开始持怀疑态度。但是,在我们广大的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勤勤恳恳,爱岗敬业的,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
他们中不泛有一些教学名师,优秀班主任。当然这些荣誉授予的级别有高低之分,不一定都是国家级的,大多也只是单位级别的,其实,胡红梅曾经也是一名好老师,只不过她随着职位的提升,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至于迷失了方向,葬送了自己的美好人生,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相信有真正的名师,优秀班主任的存在,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