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言之,编制指组织体内部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方案或约束体系,一般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可研究所是有编制限制的,各所已满编,同时职称也满(现在科研单位实行评聘分开制,评只要条件够,就可评上,但不兑现代遇,聘是有指标的,评上易,聘上难于上青天),咋办。
1、河南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什么时候能实行职级并行?
职务与职级并行,有以下几个条件:1、县级以下机关;2、公务员和参公单位;3、公务员和参公人员身份;4、在编在岗;5、符合相关工龄和工资级别,即在科员级别任职12年且级别23级,未得到提拔任用的,可以享受副科级待遇;副科级或者副主任科员级别任满15年,且级别达到20级,未得到提拔任用的,可以享受正科级待遇;在正科级或者主任科员岗位工作15年,且级别达到19级,未得到提拔任用的,可以享受副处级待遇;在副处级任满15年且级别达到17级,未得到提拔任用的,可以享受正处级待遇。
2、编制是什么意思?行政编、事业编又有什么区别呢?待遇差别大吗?
何为编制?概言之,编制指组织体内部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方案或约束体系,一般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二者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异。第一,身份不同,行政编制,属于国家权力体系的工作人员,俗称公务员,也被老百姓们称之为“官”,例如地方政府的市长,局长,处长等。这些人的政治待遇及经济待遇是由中央财政予以保障的,
而事业编制,就不属于国家权力体系,例如具有公益性质的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广播电视局等,不是“官”的体系,其待遇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负责保障。第二,退休待遇不同,公务员通常退休待遇要高于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2014年以前,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财政统一缴纳养老金,2015年后,财政就不对事业单位统缴养老金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了,养老金需要自己缴了。
3、全国事业单位改革何时全部完成?对事业编制有何影响?
我在省属科研院工作,我们单位已改完,但省里不同意验收,同时科研人员也有对改革不满上告的,本次改革中央规定:不允许职工下岗,人员分管理、技专、工勤三类,这问题就来了,象我院是副厅局级单位,下辖正处级的五个研究所、四个分院,近千人,院机关就一百六、七十人,这些人大都是管理处室的,都有高级职称,却从未搞过科研,走管理系列,工资要降几千块,同时上级又要求机关人员必须减半,减那去?比如党委办、组织部、宣传部、共青团、纪委、监查处、人事处、财务处、审计处、基地处都是大学毕业,都是副高职以上职称,减到各研究所?可研究所是有编制限制的,各所已满编,同时职称也满(现在科研单位实行评聘分开制,评只要条件够,就可评上,但不兑现代遇,聘是有指标的,评上易,聘上难于上青天),咋办?改革光强调公益不行,人咋办,都是四十几岁,处长当不上,来个副高职职称吧,至少工资不亏,现在要他们走管理系列,那就是个处员,工资由近万元降为三千多元,矛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