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是软件工程师的重点知识结构,因为软件研发说到底就是个数学问题,所以算法的掌握情况往往能够决定软件工程师的成长高度。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与程序员(码农)的区别一个软件工程师,不只会写代码,还要懂业务,要懂用户的需求,想当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就从现在开始学习吧,平常心态面对,一年后,你就是一名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了。
1、都说软件工程师吃的“青春饭”,那大多数“高龄”软件工程师怎么办?
作为一名IT从业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首先,软件工程师的职业生命周期确实存在相对比较短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工作压力大、技术迭代速度快、行业竞争激烈等等,实际上不仅仅是IT行业,很多传统行业的职场人在到中年之后,也会面临职场价值下降的问题,随着当前IT(互联网)行业的逐渐成熟,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未来软件工程师的职业生命周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延长,但是软件工程师的职业生命周期与自身的职场发展规划也有比较直接的关系。
从当前IT(互联网)行业的特点来看,当前研发型人才的职业生命周期相对比较长,而且岗位附加值也比较高,所以当前很多软件工程师也在通过读研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从而获得研发级工作岗位,目前IT行业内的不少大型科技公司都在纷纷布局新技术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研发,这个过程也会释放出大量的研发型人才需求。
对于一部分不善于从事管理岗位的软件工程师来说,如果要想延长自身的职业生命周期,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是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尤其是要重视新技术所带来的机会;其二是要重视行业领域的相关知识积累;其三是要重视提升自身的行业认知能力,行业认知能力对于延长自身的职业生命周期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最后,软件工程师在职场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提升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按照历史经验来看,交流沟通能力比较强的软件工程师,往往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资源整合能力也会相对比较强。
2、软件工程师就是程序员吗?
差不多的,只是不同人不同场景的相同称呼,软件工程师更正式一些,比如招聘网站、名片上(你没看错,有些单位程序猿是有名片的),或者叫开发工程师。非正式场合里面,程序员的叫法是最正经的了,我们内部一般都叫程序猿、程序员,不厉害的叫码农,厉害点儿的才能叫民工,什么IT民工之类的,如果你不是程序员,你别称呼程序员为码农、码畜,只有程序员才能鄙视程序员!在公司里面,程序员就叫[开发],测试人员就叫[测试],需求人员就叫[需求];三国鼎立,相爱相杀。
(相杀的时候比较多)有些公司的领导对外介绍自己公司程序员的时候会说:“这是我们公司的核心”,“这是我们公司的骨干”,不要在意这些称呼,领导也不一定是看重你。搞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不是程序员,那些都是科学家,程序员可能慢慢的变成项目经理、技术总监、架构师、CIO、CTO、技术合伙人、技术副总裁。好好珍惜程序员,对我们好点儿!(骄傲脸),
3、高级软件工程师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谢谢邀请!作为一名IT行业的从业者,同时也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领域,所以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科技公司的高级软件工程师通常指的是具备丰富行业经验且知识结构比较全面的软件开发人员,往往需要具备三方面能力,其一是具备丰富的开发经验,能够解决大量场景下的软件开发问题;其二是具备解决部分关键问题的能力,比如性能瓶颈等;其三是具备一定的方案设计能力,
高级软件工程师通常是应用级程序员往研发级程序员(研发专家)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高级软件工程师往往会具备较长的职业生命周期,未来的发展规划可以重点考虑以下三个方向:第一:走平台(产品)路线。对于高级软件工程师来说,走平台路线是比较稳妥的发展路线,一方面平台研发会汇集大量的资源,会为参与者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平台研发具有较强的落地性,能够积累大量的行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