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水画写生(一)山水画写生的意义“师造化”是历代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的必由之路。”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总使人感到有气魄,自然界不是什么都能入画的,要有选择,若用力不匀,有轻有重,则线条会有粗细变化,四、山水画的学习步骤(一)树法,三、山水画的基本技法(一)、笔法。
1、山水画家要看什么书?
要看的书很多,你要找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缺什么?缺什么方向就往那方面使劲,读书也是悟道,画画也是一场悟道,道与道互相转化。首先,诗书画印方面的书是基本要素,其次,文史哲理的书是养分。最后,博学多广是超俗,假如你是技法平平先找到一种适合你的技法方面的书去研究学习到位。书法与书画不相容得内敛书法学而精道,
2、想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理念,应该读什么书比较好?
中国山水文化源远流长,山水画是山水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画最重要的画种类别之一。从古至今积累了很多有关中国山水画的画论和创作漫笔等,这其中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家们的论述,但我感觉这些理论家们由于缺少创作实践,所以都趋于玄学化,给人一种高深莫测之感,不知所云,另一部分是作为艺术创作的直接实践者,即山水画家们基于对自己创作实践的总结和思考而成的画论,例如石涛的《苦瓜和尚语录》、王原祁的《雨窗漫笔》以及当代山水艺术大师黄宾虹、李可染等对山水画的论述,如果从创作角度来说,这些具有山水画艺术实践经验的论述,对于想了解中国山水画的人来说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3、自学山水画要买哪些书?
山水画学习步骤【珍藏版】教程:山水画的基本功(一)、造型能力的锻炼①塑造形体的能力,②表现空间的能力。(二)、自然规律的研究包括山、水、树、石、建筑、舟车、烟云、流水等,(三)、对传统技法的学习“传统、生活、创作三位一体”即“监摹、写生、创作”。对传统的学习、研究是山水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临摹学习是为了借鉴,决不可在自己的创作中照搬照抄。
临摹分为整体临和局部临,整体临便于领会精神,局部临便于掌握技法,两方面相互相成,结合进行。(四)、专业工具的运用主要指笔、墨、纸、水、色等性能的了解和掌握运用,三、山水画的基本技法(一)、笔法:中国画在用笔方面的要求是很高很严格的,这些严格的要求就是所谓“笔法”。唐代张颜远在《历代名画记》里提到“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式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1、笔法的原理自古用笔讲“笔意”、“笔理”、“笔法”、“笔趣”,“意”即主观感情、认识,“理”即客观规律,“意”与“理”结合即产生“法”和“趣”,“法”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产物。李苦禅说:“画至书为高度,书至画为极则,”好的中国画,合起来看,笔笔都是形象。折开来看笔笔都是书法,这也就是“见笔而又无笔痕”的原理所在,实际上是用笔合于自然规律,使人看了之后,感受到的是形象而忘记了是用笔的笔痕。
2、用笔的几点要求:平、留、圆、重、变(1)平,如“锥划沙”(力量匀实,不结不滞)(2)圆,如“折钗股”(丰腴、圆润、富有弹性)(3)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积点成线)(4)重,如“高山坠石”(力透纸背,入木三分)(5)变,如“百川归海”(极尽变化,复归统一)(二)、墨法用笔和用墨是分不开的,所以称为“笔墨”,
明代莫是龙在《画说》中提出:“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墨法很多,下面作重介绍“积墨”和“破墨”两种,1、积墨法:简单说即是层层递加。要点有三:①第一遍干后再加第二遍②第二遍是第一遍的补充、交错,不是第一遍的重复与描绘复线,加之结果是多种笔法的交汇统一,
③每加一次都要保持极强的整体观念,当疏则疏,吾密则密。2、破墨法:是在前一笔不太干时,趋势再补充上去另一笔使其融和渗化,合二而一浑然一体,产生鲜活生动,和谐滋润的效果,只有积墨,易厚而不润活,只有破墨,易活而不厚实,(三)、色法:①色墨重叠法②色墨对比法③色墨混合法④用水、黄宾虹说“水是用的,不是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