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跨专业考研到底难不难,这取决于每个人的努力程度不同。对于普通学生来考研选择一个陌生的专业,并且不喜欢这个专业,想成功很难难,而对于院校喜欢的专业跨考,因为喜欢,会变得有兴趣,即使很难,便不再觉得难,即使是苦也不再觉得苦,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自己喜欢,再难也不觉得难。
1、跨专业考研难吗?
谢邀。如果你不是非常接受不了自己的本专业(无论是因为讨厌、学不进去、学不好、觉得就业不好等原因),考研的时候还是建议你选择本专业会相对更简单一些,那这里先跟你说下跨专业的难度,第一:信息不对称。考研当中跨专业一般都伴随着跨学校,如果你即使跨专业,又是跨学校的话,那你就需要注意了,在选择目标院校专业之前,你需要搞懂一些事:目标院校专业的招生政策(包括招生条件、是否要同等学力考生、是否要跨考生、是否要学位证、招多少人、推免多少人等)、考试内容(初、复试考试科目;初、复试专业课参考书目等;初、复试考试范围、大纲等)、录取信息(复试分数线、最低录取分数线、最终录取人数、调剂人数、平均分数等),还有一些就是这个学校开设的专业方向有哪些,导师有哪些,有没有报考忌讳,复试导师喜欢问什么问题,诸如此类的,能够了解的越多,你考试考上的概率就越大。
所以说考研是一个信息战,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第二:学习理念。除了对目标学校专业的了解,跨专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是否能够学的进去新的学科,有很多学生只是对自己专业反感,然后听别人说哪个专业好,哪个专业火;有的学生甚至觉得专业的名字就很霸气,很高大上,就毅然决然的踏上了跨考的旅途。这里提醒各位,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新的专业,感觉是没有用的,兴趣也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先买一本相关专业书籍,自己看看,到底能不能看进去;如果可以再好好深入的学习,
比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周三多的管理学、樊昌信的《通信原理》、彭冉龄的《普通心理学》等。第三:竞争压力,跨考就伴随着跟你竞争的同学,有可能是本科已经学了两到三年这个专业的学生,所以如果跨的话,你就要有心理准备,也要做好充分的复习规划。说白了,就是早点准备,早点复习,当然还有很多各方面的因素,比如导师对跨考生的态度、目标院校专业方向到底哪个好,以后的就业是否真的不错等等原因。
2、大学跨专业考研难吗?
首先,跨专业考研到底难不难,这取决于每个人的努力程度不同,每年有大量的考生因为各种原因选择跨专业考研,既然选择了跨专业考研就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做到在战术上重视他,在战略上藐视他,与本专业考生考研不同,你需要在考研前期到考朋网搜集大量的专业资料和信息,包括历年真题、专业笔记和讲义,需要花比其他考生更多的时间复习专业课。
其次,选择跨考有一件事需要明白,文史哲专业跨考理工科专业难,由于绝大部分的理工科专业都需要考数学,至于考数学一、二、三因专业而异,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数学知识功底,建议文史哲专业的同学不要跨考理工科专业,理工科专业跨文史哲专业相对容易,由于文史哲专业对考生偏重于理解与记忆的考查,理工科专业的同学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复习来达到考试要求。
再次,如果你备考时间不是很充裕,建议尽量选择在同一学科内跨专业,不建议跨学科考研,毕竟跨度越大难度越大,隔行如隔山,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考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加入到了考研大军中来,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考生在大一、大二就开始规划自己的考研计划。如果你对现在所学的专业不太满意,建议尽早选定专业开始复习,只有这样才有考上的把握,
3、考研跨考难度有多大呢?
从自己的备考经历来看我认为跨专业考研最难的一点在于能否突破跨专业考生这个身份的束缚,我经历两次专业跨考,一战虽然考了专业前五,但是复试准备不足被刷,幸而二战有了经验及时调整,初试成绩第三,复试成绩第二才有了上岸的机会,P大中文系,知乎熟人太多不想被认出来匿了,下面就展开给各位跨专业考试的学弟学妹们详细说一下里面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