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舞蹈艺术的美感首先,舞蹈艺术是众多表演艺术门类中,最具美感的一种表演形式。戏曲舞蹈的特点是讲究手、眼、身法、步法的规范化,动作运动线的圆曲,动作本身的圆润柔顺,并善长以哑剧手势传情达意,什么是中国舞,实际上是区别于国外的舞蹈派系的舞蹈,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
1、请问中国舞讲究什么?
因为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多彩所以形成的中国舞种类极其繁多。最早形成的大概是仿生舞蹈,模仿鱼鸟虫兽的运动生活特点创编的舞蹈,来活动身体,增强体质,增加生活情趣,接着因为打猎,搏斗的需要创编了多种武舞,武舞的多层次的优胜劣汰,最终胜出为龙凤舞(龙飞凤舞),其讲究的是柔筋活骨,聚精汇神。练龙凤舞的先人通过舞以修身,静以修心的方法,总结出道德的基本规律,经过多代后人的继承发展,逐步完善道德规律并归纳总结出古代中医经络基本轮廓,为以后的中医和武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中国舞最讲究的是什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一个有着悠久舞蹈传统和丰富的舞蹈遗产的国家,所以,我国的民族舞剧的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形成舞剧风格的基本要素是“舞蹈动作的基调”,当然音乐、舞台美术的特色也是形成舞剧风格的重要因素,但最主要的仍是“舞蹈动作的基调”这个根本,为了便于了解“舞蹈动作的基调”在一部舞剧中的重要性,让我们首先简略地回顾一下我国舞蹈的传统渊源和渐进发展的慨况:我国舞蹈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最古老的表现狩猎等劳动生活的舞蹈,也出现了很多模拟鸟兽情态的舞蹈:狮舞、龙舞、孔雀舞等,因而在舞蹈术语中,有很多以鸟兽动态命名的舞蹈名称,如:“虎跳”、“双飞燕”、“商羊腿”等,这些舞蹈和富有形象的舞蹈术语,是与狩猎等劳动生活宻切相关的,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并具有与大自然搏斗的体魄,又产生了古老的健身舞,使我国传统的舞蹈具有既练武艺又练身体的双重功能,发展到后来,就有了偏重于练身的武术和偏重于娱乐的舞蹈,故而,现在的中国传统舞蹈中有武术的功架,在武术中也有优美的舞姿。
在奴隶社会,人类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便求神占卜,从事这种祭祀占卜活动的人叫“巫”,人们迷信“巫”能通神,巫成了神的化身和代言人,“巫”在进行巫术活动时,要以歌舞娛神,这就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巫舞》,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巫舞中的有些舞蹈在民间成为节日里跳的民间舞。有的流传至今,去掉宗教迷信色彩,就成了健康明朗的民间舞,如流传在东北的“单鼓舞”也叫“太平鼓”)就是由《巫舞》发展来的,
再如古人在驱鬼、逐疫时要举行一种仪式,其时所跳的舞叫“傩”。跳“傩舞”时人们帶着假面,动作凶猛、激烈,这种舞蹈数千年来,一直流传,它那古朴的风格,粗犷有力的动作,体现出人民敢于战胜邪恶,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面貌。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形成,解放了生产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
民间歌舞逐渐兴起,为汉代“百戏”及舞蹈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汉代盛行的“百戏”,是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串演,由于“百戏”的盛行和发展,出现了一批有名的舞蹈和有名的艺人,如汉代流行的“巾舞”,发展到今天就是人们所熟悉的“长绸舞”。汉代有位著名舞蹈家叫赵飞燕,相传她身轻如燕,能在人的手掌上跳舞,所以叫“飞燕”,
两晋、南北朝,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汉族政治中心南移,西北兄弟民族内迁,大量兄弟民族和外国乐舞传入中原,形成了各族乐舞交流的时代,各种乐舞艺术互相交流、影响、吸收,大大丰富了我国的舞蹈艺术,为唐代舞蹈艺术的高度发展准备了条件。公元618年唐代建立以后,国力强盛,政治局面稳定,经济繁荣,对外贸易发达,文化交流频繁,为文学艺术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我国古代舞蹈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1979年,甘肃省歌舞团演出的舞剧《丝路花雨》就是继承了这个时期的舞蹈传统。